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对全国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的第一批0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就业调查。根据收到的2700份问卷调查,有20%的0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月薪能过万,其中,8.20%男生、3.25%女生预期自己会进“5万元俱乐部”,而67.65%的00后大学生预计,毕业10年内,自己会年入百万。
也就是说,在这份调查中,每3名大学生里,就有2人认为自己十年后能够年入过百万。
正是这样一组数据让网上炸开了锅,网友纷纷戏称“是不是某乎看多了,真以为满大街都是年过百万的人”、“这六成大学生还没被社会毒打过”、“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
但是,调查中的另一个内容数据,又让人颇感欣慰。
针对年轻人经常嚷嚷的所谓“躺平”,调查显示,70.34%受访者表示“躺平”纯粹是好玩,过一下“嘴瘾”,其实自己比谁都努力;14.76%受访者则认为这个词是一个流行语,无法代表自己的想法。
这说明00后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也愿意为此付出不懈努力。
那么“十年内即可年薪超百万”,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1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先看看年薪十万能有多少人实现。
根据《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显示,全国大学生毕业每月薪酬最高的是清华大学,平均薪酬为10818元;其次是北京大学,平均薪酬为10698元,第三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平均薪酬为10673元。
这样算下来,年薪十万似乎不难。
可关键是这些都是全国顶级学府。其实,哪怕是211高校,实际录取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5%,985更是只占2%。
大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只怕会再低一些。
实际上,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要知道,这是年收入,不是月收入。
如果觉得这个数据还是没概念,那么我们看下中位数。
202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27540元,意味着你如果能年收入超过27000元,就已经妥妥超过一半国人的收入水平。
再看下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79854元。
其中,东部地区平均工资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91577元、专业技术人员129052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4787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7652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65241元。
这还只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数据,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整体还要低了不少。
这样一看,大学生能年薪十万已经不简单。
换句话说,就算大学生毕业都能年薪十万,可想达到十年后年入百万,不仅要考虑到学校和专业背景,还得保证未来十年在不考虑通胀等因素下,每年大幅加薪。
按照目前大学生平均毕业年龄24岁来看,到34岁就能年入百万,确实是个不低的目标。
实际上,年薪百万哪怕在A股的上市公司高管里,也至少排到了前20%。
那么,超六成的大学生又为何有“十年内年入百万”的想法呢?
2 为什么大学生有“十年内年入百万”的想法?
大学生的期待和现实巨大差距,根源在于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往往只是现实世界的极小一部分。
先是早年互联网经济的繁荣,某些大厂被曝出许多管理岗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显得诱惑力十足。
互联网行业动辄几十万年薪的招聘广告让大学生陶醉不已
这些高薪职位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陶醉其中,渴望自己加入其中后,也能像其他人一样获得高工资、股权和分红。
其次,是社交媒体对“美好生活”的渲染。
在某乎、某书、某音的帖子中,大部分人家中房产数套,豪车随意开,高兴不高兴都要去国外散散心。
网络社交媒体上到处是炫富的内容和视频
许多人愁的是那么多上市公司,该选哪家?北京和上海到底留在哪座城市?
创业究竟是选奶茶店还是火锅店能赚得更快一些?
他们看到是“XX大厂员工平均年薪81万”、“XX平台年终奖人均10万”这些激动人心的新闻。
他们听到的是生活中,某某网红通过直播就能赚到数百万乃至上亿的故事。
他们看久了,听多了,也渐渐融入到自己憧憬的生活之中。
那么年入百万,究竟在全世界是什么水平?
国外有个名为Global Richlist的网站,只要输入所在国家和年收入后就可以清晰看见自己在全世界的财富排名。
如果我们选择中国,然后在可支配收入选项输入1000000这个数字,显示出这收入已经排在全球财富榜的前0.03%,排名是第2015538位。
图源:Global Richlist官网
这么一看,哪怕是在全世界,百万收入都是顶级的人生赢家了。
我们可以算下,一百万人民币约等于15万美元。
而美国去年的平均年收入约5万美元,而欧盟中排名第一的摩洛哥也才8万美元。
百万年薪几乎是美国的3倍,是欧盟国家的2倍。
确切地说,年入百万在任何国家、任何行业都是极其顶尖的存在和小概率现象。
那些幻想加入大企业实现人生小目标的大学生们,可能还不知道,国内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85%企业的普通员工平均年薪还不到10万元。
数据及图片来源:DT财经
而能够拿到百万年薪的少数人,不仅仅是依靠他们主观的努力,更要感谢他们所选择的行业。
这部分收入其实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福利、年终奖以及各类现金和非现金补贴,还有公司代缴纳的社保税收等费用。
至于那些光鲜亮丽的头部主播的身后,其实还隐藏着无数粉丝量不足三位数的普通主播,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大学生们并非真的不了解这些,他们只是被无数光鲜亮丽的故事所吸引,更愿意将那些渲染后的文章和成功学当作社会的“真实写照”。
而这种心理学上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使得他们不断调高认知基准,产生了诸多自我暗示和美好幻想。
3 现实让他们需要更多钱
不过,面对大学生“十年内年入百万”的目标,还是不必一棍子打死,更不要立即批评这些大学生盲目乐观,毕竟调查数据只是他们某些想法的侧影而已。
何况中青报这项报告实际只调查了2700人,样本率远不足以覆盖全体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状态。
不过,从这项调查中,依旧能看到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深的焦虑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疫情中没能就业的,以及回流的留学生,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实际上,面临着房价、生活成本等现实问题,他们更加迫切希望提高经济收入来改变现状。
遗憾的是,财富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看上去很美,却很难为每个人所拥有。
困难是肯定的,难道大学生就真的没办法实现“年过百万”的目标么?
也并不是。
毕竟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按照现有数据来看,全国只有5%左右的人才有机会上大学,他们是真正的社会精英,也能比普通人更快积累财富。
哪怕不是985、211院校毕业,年入百万也并非不可能。
华为2020年招聘的“天才少年”计划,拿到201万年薪的张霁就毕业于二本院校武昌理工学院。
如果说这只是“学霸”特例,可普通大学生一样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大学毕业后迷上了潮玩,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新兴行业,开创了国内首家潮玩上市企业。
靠潮玩做到上市的大学毕业生王宁
中国传媒大学设计专业的黄凯,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桌游《三国杀》,迄今已经出售了200万套,给他带来了上千万的收入。
再比如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的齐晓景,她回乡后,从“大学生村官”到自己创业开办集种植、采摘一体的“开心农场”项目,同时联合乡亲一起开展乡村旅游,2020年已经创收7000多万。
还有更多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当博主(UP主),从讲述行业知识到游戏解说,通过知识付费的渠道,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很多大学生通过知识付费平台,也实现了年入百万的目标
类似大学生通过自己兴趣爱好、专业背景创富的故事可以说数不胜数,年收入也早不止百万。
这里面固然有运气、天赋等客观因素,可他们也是凭借准确的定位和敢拼敢闯的性格才获得了成功。
对未来抱有期望,其实是最美好的事情。
没有梦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成功还是离不开个人努力,坚持才是距离财富最近的跳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正解局”(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