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为什么有些人私域做得好能挣钱?有些人却始终做不起来呢?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私域具体落地的过程中,大家的执行步骤、方法、玩法其实都差不太多的。比如用户路径设计、社群转化、会员卡锁客等等。

为什么有些人私域做得好能挣钱?有些人却始终做不起来呢?

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为什么这么说?

在私域中,有个通用的GMV计算公式为:用户数量*留存率*转化*复购次数*客单价

这个公式包含5个关键指标,假设每个环节,你因为种种细节跟同行相差10%,最终你的GMV只有同行的59%。

(计算公式为:0.9*0.9*0.9*0.9*0.9=0.59)

如果每个环节相差20%的话,那你的GMV只有同行的32%。

因此,我从私域路径中拆解,结合我看到的,学员经常问到的问题,总结了4个私域中常犯的细节错误。

细节一:不像人

做私域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打造人设。

通过人设可以让用户知道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与你建立起关系,产生信任,从而进一步对背后的品牌产生好感。

但现实是,很多品牌虽然以为自己是在好好发朋友圈打造人设,但现实却是……每条朋友圈从不同角度夸自己的产品好,一口气连着发十几条,疯狂刷屏,恨不得让用户快速决策下单买买买。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拜托,用户看到这样的朋友圈,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就是一个机器人吧,一天到晚发广告,拉黑!

还有的呢,还会因为看了你糟糕的朋友圈之后,会觉得你朋友圈那么LOW,那你的品牌是不是也很LOW,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打造人设?分两块,一块是如何设定人设,一块是如何发朋友圈。

一:设定人设

人设即人物的设定。

用户想到这个人,就会联想到背后的品牌。它代表着品牌跟用户沟通对话,所以,他必须具备品牌的气质与性格。

1)符合品牌调性

品牌调性是什么,人设调性就是什么。

品牌走的是文艺路线,人设每天做抽烟、喝酒、烫头、打架的杀马特行为肯定不行。

2)符合用户圈层

品牌的目标用户有什么特征,人设就要有什么特征。

品牌的目标用户是宝妈,人设是一个钢铁直男的程序员肯定不行。

3)符合专业认知

用户在面对陌生领域的时候,更容易相信专家的言论。

做私域是为了卖货,更好的卖货需要打造专家人设。比如,你是做母婴产品的,用户群体是宝妈。那么,人设就可以是一个母婴育儿方面的专家,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

4)符合正面形象

人们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家交朋友?不做作,不端着,阳光正面,真实,接地气。人设性格也要如此。

以下是一张人设自检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牌进行填空。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二:如何发朋友圈

朋友圈作为高频内容入口,是打造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用户通过翻看朋友圈的内容,能够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所在的品牌卖的是什么产品,值不值得信赖。

朋友圈的内容分成三大维度:

通过互动内容、专业干货,让用户感知你是一个可接近、值得信赖的专家。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通过学习精进、工作奋斗、休闲娱乐、人生态度内容,让用户感知你是一个可信任的“活人”。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通过产品卖点、用户口碑、荣誉权威、限时活动,让用户感知你的产品是值得下单的。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产品相关的内容不建议多发,整体比例推荐控制在2:1:1。

发朋友圈的条数,时间也要做限制。

多品类,有内容话题可产出,每天可以多发一点,3-5条。比如:迪卡侬、母婴产品等等。

品类少,话题内容也没那么多,每天2-3条即可。

发布的时间,需要根据用户特征定。你的目标用户是老年人,那么半夜11、12点发肯定不行,那时候他们都已经睡着了。

常见的朋友圈高峰段:

7:30-10:00 早高峰

12:00-14:00 午休

15:30-17:00 摸鱼

18:00-19:30 晚高峰

22:00-23:00 临睡前

细节二:没有人

做私域的前提是拥有一批认可你的用户,你针对这批用户挖掘他们的终生价值。

但现实是,很多品牌做私域连最基本的“人”也没有,那么后续运营动作玩得再天花乱坠,套路再好,也只是徒劳。

没有“人”分成两点,一是用户数量少,二是用户质量差。

首先要解决用户数量少的问题。

很多初创的品牌,微信上就只有几百个好友,就想着通过裂变1传5,5变25,25变125来进行流量增长。数学公式很好,看着也很美妙,但现实很残酷。

还有的会想着先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入手,发展他们成为KOL,通过他们再带来裂变。这也回到了数学公式上。

做私域,要有一个稳定的流量来源。不管是通过包裹卡、AI电话、短信从电商平台上引流,还是通过线下门店的导购话术、各个路径的物料……

至于说从知乎、小红书等线上平台通过内容进行引流,如果你本身在平台上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或有极强的内容输出能力,那么是可以做的,但问题是这种能力恰恰很稀缺。

即使你有用户了,还要明确你的用户是不是你的目标用户。

有些公司虽然手上握着大量的流量,但这些流量极其不精准,质量非常差,对卖的产品根本没需求,那么做再多的运营动作人家也不会理你。

有精准的流量才算是真正的有流量。如果无法做到,那么我不建议做私域,应该首先解决品牌最初的获客问题。

细节三:不分人

这一点也是我经常看到,有些品牌虽然做的很大,但是依旧没有对用户打标签进行分层,对所有的用户都“一视同仁”。

比如,你的产品正常复购周期是1个月,用户A刚刚买了3天,这时候你就做活动打折了,还把这场活动推送给了他,那么他大概率不会下单,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不好的体验——我刚买没几天,就打折了,这也太坑了吧。

再比如,同样是发优惠券,用户A是你的高价值用户,复购频次、客单价都很高,很认可品牌,这时应该对其发高门槛的大额优惠券,拉高其客单价。

对往期一直在你这边消费,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不消费的用户B,发大额无门槛的优惠券做挽留。

如果两者对调,对用户A来说,你发不发无门槛优惠券他都会消费,你发了反而减少了品牌的利润。对用户B,人家都那么长时间没消费了,你还发门槛那么高的优惠券,理你才怪。

那么该如何给用户分层?

首先是给用户打标签,标签越多,我们对用户的了解就越全面,用户画像也就更立体、清晰,才能够进行分层。

用户标签从大范围来分,有4大类:

1)静态标签

用户社会层面的基础信息,比如,地区、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生日、婚否、家庭情况……

2)消费标签

比如,消费能力、消费频次、消费偏好(比如,服装行业,用户更喜欢什么风格)、价格敏感程度、买过的产品(颜色、大小、价格)、参与的折扣、参与的促销活动……

3)行为标签

用户与平台之间产生的各种互动数据,比如:来源渠道、是否关注公众号、参与的裂变活动、阅读的文章、以及用户在小程序商城中产生的点击、收藏、加购物车、领优惠券、提交订单等一系列动作。

4)层级标签

层级标签,就是用户的分层层级。

常见的给用户分层的方法有2种:

1)基于业务的关键节点

比如,你是电商品牌,可以基于用户私域路径,分成:新进用户、首购用户、N次复购用户、超级用户(VIP用户)。

比如,你是做高客单的,需要销售1对1转化,那么可以从用户消费决策路径,分成:陌生用户(没产生过任何互动)、潜在用户(聊过几句、朋友圈点过赞,需求不明确)、意向用户(介绍过产品、报过价,用户需求明确)、下单用户、N次复购用户、超级用户(VIP用户)。

2)基于RFM用户价值模型

RFM模型是用户分层里面常用的模型,它是根据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比如30天,90天)对品牌产生的贡献进行划分的。

R是最近一次消费时间。消费时间越近,意味着他对品牌的记忆、认可程度越深。

F是一段时间内用户的消费频率,消费频率越高的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就越高,黏性越强。

M是一段时间内用户的消费金额,并不是每个用户给企业所带来的利润都是均等的,参考二八法则。

将R、F、M三个维度进行组合后,可以分为八种用户等级。

5000字方法论:4个细节,决定私域能不能赚钱

细节四:不管人

不管人,代表着不管用户的真实想法,不从用户视角出发,这也是绝大多数品牌的通病。

拿快闪群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选品的时候,从企业视角出发,会把快过期、卖不掉的产品拿来清库存,作为群内秒杀品。

但是,拜托,用户不是傻子,现在又是什么年代了,你拿劣质产品来卖,自然不会买账。即使侥幸有用户买了,使用后体验也不好,对品牌的信任感就会急剧降低。口碑败坏了,也就没二次复购了。

如果从用户视角出发,你就会想到真正给用户福利,选择那些价格低、高价值,又是刚需的产品,那么用户自然会买单。

再比如,发朋友圈。

站在企业视角,你会想着多发卖货的内容,霸占用户的朋友圈。

但是从用户视角出发,你会想着这么发,会不会打扰到用户,引起反感;如何发才能给到用户价值,发有价值的干货,还是发生活的碎片……

如何才能做到从用户视角出发?这里给到3个小方法:

1)用户调查

了解用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有什么共同特点很重要。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调查方法有3种:

1:用户访谈法

不管是电话还是面对面,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沟通,很容易获得用户真实的想法,同时发散性的提问,能够找到潜在的、以前忽略的细节。

2:问卷调查法

调查面广,能够获得大量用户的数据,但缺点也很明显,问卷的选项设计很容易左右用户的回答。所以一般先是用户访谈做定性,问卷调查再做定量。

3:情景代入法

进入到用户真实的情境中去,缺点是费时费精力。比如,你是做母婴产品的,那你就要去真实体验宝妈的生活,跟她们做一样的事,吃一样的饭。

2)换位思考

在做任何一项运营动作前,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用户,我收到品牌发来的消息,做的运营动作,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我会不会认可。

这要求运营者具有同理心、客观理性看待事物。

3)数据反馈

基于用户行为、消费数据、平台数据来进行分析。

比如,你每发一条朋友圈,都记录点赞、评论数。一周后,发现其中有2个角度的内容,用户点赞量、评论量特别高,那么就证明这种类型的内容深受用户喜爱,下次可以优化,多发。

比如,你有几款产品销量特别高,那么就说明深受用户喜爱,下次可以提炼共性,重点开发此类产品。

最后,做下本章的总结:

1)私域通用的GMV计算公式为:用户数量*留存率*转化*复购次数*客单价。假设每个环节跟同行相差10%,最终GMV只有同行的59%

2)私域中常犯的四个细节:不像人、没有人、不分人、不管人

3)打造人设,需要符合品牌调性、用户圈层、专业认知、正面形象

4)有精准的流量才算是真正的有流量。如果无法做到,那么我不建议做私域,应该首先解决品牌最初的获客问题

5)用户标签体系:静态标签、行为标签、消费标签、层级标签

6)用户分层两种方法:基于业务的关键节点、基于RFM用户价值模型

7)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三种方法:用户调查、换位思考、数据反馈

-END-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nwcn.com/82260.html。
(0)
番茄运营的头像番茄运营投稿者
上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0日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QQ:1124602020
微信:vl54120
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线,周末可能不在线,另外联系时,请告知来意。

公众号
交流群
运营学社会员,开通可享海量资源与多项权益,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