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产品经理是CEO的学前班,有人说:技术人统领了中国的大半技术江山,有人说:运营人员想法最多,最能成为下一任的CEO。
每一个打工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走向人工巅峰的梦想,想要成为优秀的人,首先要看到优秀的人所具备的素质,今天分析一下国内科技行业的龙头大佬,看一看下一任的那个职位更能成为CEO。
马化腾
马化腾,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进入深圳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从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1995年创建惠多网深圳站,名为ponysoft。1998年和朋友一起编写了股霸卡,而且产品卖得不错,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8年,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创业之初,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1999年开发出中国的ICQ,在2000年的时候由于互联网经济泡沫,腾讯差点以60万元的价格把ICQ卖出去,由于价格原因没有谈拢,才有了今天的腾讯。
马化腾是典型的技术性人才,科班出身,在润迅做到了主管,提升了自己的眼界,也通过技术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李彦宏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收到华尔街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在华尔街的三年半时间里,李彦宏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
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
相比于其他的技术人员,李彦宏的起点比较高,可以算得上当时的天之骄子,阳泉县的状元,考入了北京大学,他所就读的专业现在叫做信息管理,而在当时叫做图书情报专业,可能与他后来创办搜索引擎有一定的关系吧。
黄铮
黄铮,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主修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硕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谷歌。2006年回国,参与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2007年,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2015年4月,创立拼好货,开创社交电商新模式。2016年9月,拼好货、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黄铮也是科班的计算机专业出身,虽然现在拼多多的运营能力很强,对人性把握得到位,也不能掩盖其老大是技术大牛的身份。
张一鸣,从高中时代起他就酷爱计算机,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先后就读于微电子和软件工程专业。他在大四时编写的电路板自动化加工软件PCBS曾获得过“挑战杯”二等奖。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历任酷讯技术委员会主席、九九房创始人兼CEO。2012年,创办字节跳动。
今日头条现在的底层分发技术在行业内也是领先的,这与张一鸣是技术人员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刘强东,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从大一开始就频繁地参加了很多兼职。
1993年,大二的刘强东迷上了电脑编程,为了学习编程,经常是在机房睡到早晨再去上课。学会编程的刘强东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
大三开始刘强东课余时间更加卖力地做兼职、编程,很快,刘强东给自己买了“大哥大”,还花两万多元购置了“人大第一台学生机”。
靠着自己积累的一部分资金,又跟父母亲戚借了不少钱,大四时他用20万元现金盘下了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做起了“餐饮连锁店”的梦。最终由于管理不当,餐馆倒闭了。
毕业之后,刘强东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两年,历任电脑担当、业务担当、物流主管等职。
1998年,刘强东拿着1.2万元积蓄赶赴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
我们都知道刘强东毕业于人民大学社会系,社会系也打破了刘强东的当官梦,反而依靠编程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现在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身上,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编程的影子,而程序员也是出CEO最多的岗位。
市场需求
而这与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互联网属于萌芽期,从营销角度来看,在那个时代属于卖方市场,只要有产品就可能推出去,不存在推不出去的情况。
而后来者的头条和拼多多则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改变了原有的互联网的规则和玩法,在细分市场中站住了地位,然后快速扩张。
无论如何,在哪个时代,或者细分市场的时代,只要能生产出来产品,或者能够生产出来消费者喜欢的,能被广泛接受并且廉价的产品,就会有对应的市场把它消化掉。
因此在哪个时代中,以技术人员主导的项目会远高于其他人主导的项目。产品不要求精美,也没有好的设计交互,只要能生产出来产品即可。
但是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这两年明显地不再是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能满足需求到需要超预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用户的审美和交互也被各种APP提升了很多。
因此,以产品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开启,大家普遍认为,用户更喜欢具有创新性,而且交互体验好,同时可以满足潜在需求的产品,因此产品经理开始主导产品的走向,产品经理也有了CEO学前班的美誉。
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生态开始占据了互联网的主导地位,用户的需求不再是要求被满足,而是需要满足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存在的需求。这时仅仅依靠产品是不能满足用户,运营观念才开始逐渐地兴起。
运营理念不是为产品寻找合适的用户,而是为用户打造合适的产品,因此MVP、PMF、RFM等理念和模型被应用到产品分析、用户分析等层面,都是为了打造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可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产品。
从互联网的衍生变革来看,CEO应该从技术人员到产品经理,然后再到运营人员。现在运营人员出身的知名CEO好像还没有,产品经理出身的知名CEO也很少,现在技术人员出任CEO的还是占据了互联网的主流地位。
工作情况
我们再来分析真实的工作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在科技公司为什么技术人员出身CEO的人居多,其次是产品经理,而运营人员出任CEO的很少很少。
就公司内部创业情况来看,首先制定目标和规划的是CEO,然后会叫上产品经理分析市场环境和竞品,叫上技术人员讨论技术方案,从商业决策和技术可行性上面分析产品的可行性,一经立项之后就开始了上线研发阶段。
在前期的调研工作,如果工作做得足够扎实,是了解行业的最好方式,也会对行业和用户需求有很好的认知。
而运营人员是什么时候介入到项目中呢?在产品即将面世,或者面世没有好的突破的时候,运营人员才开始介入到项目中。后来者也处于被动的地步,不了解产品的背景或者只知道概况,这些都不足以让运营人员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反而关注市面上流行的策略,比如:投放技能,文案撰写技能,活动策划技能,这些工作充其量只能了解用户,而不能深度思考产品解决了用户哪些痛点。
在B端的运营中,这种条件所有改观,如果B端的运营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产品解决的用户的问题和痛点,就不能了解用户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能很好的做好B端的运营。
未来
无论如何去分析之前的互联网环境,都已经决定了,在哪个时代技术人员成为CEO的可能性最大。这个时代那个职位上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公司的CEO?
在未来,无论是技术人员、产品经理还是运营人员,如果不具备全方位运营的思维就很难成为一个产品的领导者,也就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司的CEO。
所谓的全方位运营的思维,就是了解过往用户的数据、特征、渠道和爱好的基础上,为顾客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以上清楚的认知情况下,对项目管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有很好的认知。因此,任何事情都会很重要,也需要你拥有更广阔、整合的视角看待市场和用户。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你对商业敏感,对业务熟悉。因为每个公司的CEO,一定是公司最大的业务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