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网络抽奖,过不去的虚假广告

编辑导读:“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这句老话流传至今,还是有很多人还是被骗。一些网络抽奖号称中奖率极高,本质上都是广告,引向下一次消费。更有甚者,利用人性弱点,无孔不入,商家赚钱,消费者被骗。本文将对网络抽奖进行三方面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逃不开的网络抽奖,过不去的虚假广告

用手机付完款后,常常会跳出来一个抽奖转盘,而奇妙的是你常常能够抽中。

你以为你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其实你不过是陷入了一个“甜美”的谎言当中。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放在网络抽奖上也是那么回事,在网络抽奖的背后,是一条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它们利用人性的弱点,无孔不入肆意妄为,不少商家厂家赚的盆满钵满,消费者却投诉无门。

那么,网络抽奖到底是如何赚钱的?消费者被骗到底该怪谁?平台又为什么不对这种虚假广告进行抵制?

一、网络抽奖无处不在

网络抽奖实际上就是一个弹窗界面下的虚拟转盘,打开微信、抖音、支付宝、腾讯视频、微博等网络平台,各式抽奖小程序和相关页面随处可见,就连在网络平台上填写问卷,最后也有“抽奖转盘”环节。

网络时代抽奖环节简直是无处不在,而抽奖转盘上的奖品却令人咋舌:百元话费礼包、动辄千元的代金券、百元现金红包、50万元的保险额度。

但是,消费者想抽中却是难如登天。网络抽奖软件开发一般都会“留一手”,平台方可通过第三方软件随时随意设置奖品内容及相应的中奖概率,最终指针都会和这些奖品“擦肩而过”,反而是落在商品优惠券、保险额度等“大奖”“特奖”身上,指向下一次消费。

在网络抽奖上,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你没抽到不亏,最要命的是你抽到了。所谓的“大奖”“特奖”背后都暗藏着商家的营销套路甚至陷阱。

网络抽奖是如何套路你的?网络抽奖是怎么赚钱的?

自古真心留不住,从来套路得人心,这看起来就很假的网络抽奖还真的能套路不少人。相比于那些真心卖货的,套路满满的网络抽奖,其卖货能力真的让你意想不到。

网络抽奖有两种,一种是付费抽奖,一种是免费抽奖。但是不管是付费抽奖还是免费抽奖,逃不开的都是商家给消费者挖的大坑。

1)付费抽奖,抽中的概率极低,甚至根本没有

黑猫投诉上就有用户反映过自己在CF(穿越火线)10月SVIP自助餐抽奖活动中,充值了1600多元抽奖425次未抽到一件永久道具。

此外还有先买东西再获取抽奖机会的,结果证明这只是商家为了骗钱而刻意编造的骗局,奖品子虚乌有,兑换时商家无影无踪。

这种骗局还上了新闻。新华网报道曾有当事人在网络上看到一次抽奖活动,声称只要下单购物满299元就可以参与抽奖,且中奖率百分百,奖品都是高档手机、奢侈品牌首饰等,结果东西买了一件又一件,奖品什么都没有。此后嫌疑人报警,与此事相关的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2)免费抽奖,抽中的概率很高,但是暗藏商家层层套路

1800元化妆品,3000元的智能扫地机器人,1000元的乳胶枕头……当大额优惠砸中你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想想。新华网就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北京的黄女士在抽奖程序中获得一张1800元化妆品的优惠券。收到商品之后才发展该产品属于三无产品,没有厂名、厂址和联系方式,联系支付宝官方获得的答复却并不满意。在交易信息中,商家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及详细信息。

商家放出大额优惠券诱导消费,消费者买到低价伪劣商品却投诉无门。其实,经销商只是利用抽奖的形式低价处理库存尾货而已。相比于淘宝上的那些明码标价的甩卖商品来说,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欺诈。

3)做任务拿奖品,压榨你的价值奖品却不给你

这类型任务的完成难度远超想象,需要用户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例如让你在某个时间段内加入多少个群聊;要求你连续再登录多少天才可以提现;要求你必须要邀请多少好友才可以提现;甚至还有要求你绑定银行卡、身份证等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操作……

其实就是利用抽奖活动博取关注和点击,圈住用户的注意力形成了流量,然后将流量卖给广告主变现,至于你最后你能拿到什么好处,这得看“商家”的良心了。

4)诱导填写手机号,强行开通付费套餐

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中奖后要求输入手机号免费领取,结果发现这就是个大坑。在投诉网站上,用户“小疯猴子成人精”就提到过,她在芒果TV看到一个抽奖,抽到后提示送4G流量,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就直接扣费40元,说她开通成功40元4G国庆专属流量套餐,去芒果TV查看有关流量套餐也找不到,想在中国移动通信APP取消也没有该业务。

这个就纯属于商家和平台的合伙欺诈了,很多隐藏条例都没有说出来,即使有说出来的也是放在界面不起眼的地方,用户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看似无本万利的买卖,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二、小小转盘,大大生意,网络抽奖为啥总能成功?

曾经在地摊上糊弄人的“老把戏”如今也转战线上,虽然没有了“找托”、“内定”,但是也有网络时代的“暗箱操作”。抽奖设置者完全可以让抽奖盘“指哪打哪”,消费者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无形中陷入布好的圈套,成了“待宰的羔羊”。

可偏偏就是有人被套路,这是为何?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中奖”对于普通消费者的诱惑是巨大的。能够让人产生“赌场资金效应”——先前收益会增加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因此容易加钱购买自己并不了解或价格并不透明的产品。而且“中奖”属于意外之财,用“中奖”的幌子让消费者产生机会的拥有权感,因而具有更大的边际消费倾向。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上遍地都是网络抽奖呢?

  1. 第一,做一个抽奖转盘的成本其实非常低。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固定模板,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奖品数量、抽奖次数、奖品、中奖概率,设置完成后即可转发到朋友圈或花点钱投放至公共领域。
  2. 第二,小小转盘,能够给平台带来很大的收益。每成功套路一个用户,商家就能得到受益,相应的互联网平台也就能够拿到商家的广告费。根据市场调研机构Zenith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传统广告的市场份额几乎是百分之百,今天,全球广告市场已经有近半的份额被互联网广告占据,背后是高达万亿的庞大市场。

在利益的诱导下,互联网平台多半是对于虚假广告采取“绥靖政策”,如今,带着欺诈性质的网络抽奖再一次将互联网广告治理推入风口浪尖。

三、网络抽奖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广告

网络抽奖是一种让消费者为特定商品埋单的诱导行为,是一种变相营销,也相当于是商家在互联网平台上做的广告投放。在互联网流量见顶,获客越来越难的当下,广告已经很难做出差异化,而抽奖送一张大额优惠券,成为商家的秘密武器,获客导流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CNNIC披露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份的时候,国内网民数量已经高达9.4亿,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个小时,几乎覆盖了用户过半的休闲娱乐时间。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快速风靡全球,改变我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其免费的服务。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提供免费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告的存在,而虚假广告也与互联网爱恨纠葛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时候平台也会“为此折腰”。

虚假医疗广告曾让百度的口碑瞬间崩裂,整整七年来百度不断地与虚假广告博弈,建立了一套“AI机器审核+ 人工复检+ 人工巡检”的商业风控体系,但是严格治理违法广告、净化广告市场秩序的行为,也将直接影响互联网平台的广告营收。

其实商家为了获得更好的产品销量和收益,通过网络抽奖变相营销无可厚非,但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货不对板、强制购买、诱导充值、变相欺诈……这种行为轻则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重则会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涉嫌诈骗罪。

以抽奖之名、行营销之实的网络抽奖急需治理,互联网平台“流量开采”上也应该找到平台、用户和广告主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nwcn.com/68720.html。
(0)
松果财经的头像松果财经作者
上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下午3:40
下一篇 2020年10月26日 上午10:5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QQ:1124602020
微信:vl54120
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线,周末可能不在线,另外联系时,请告知来意。

公众号
交流群
运营学社会员,开通可享海量资源与多项权益,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