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有消息表示,腾讯地图将上线聚合打车服务。该计划于当日起实施上线部分城市,如果验证顺利,所有城市或将在国庆前放量完毕。
“腾讯地图聚合打车业务是与滴滴深度合作,滴滴提供出行服务、安全调度等打车技术方案,腾讯地图提供平台。”9月22日下午,腾讯地图相关人士对“极点商业”确认称,腾讯地图聚合打车这套方案于2019年底确定,正式上线前,已在西安、东莞、珠海、深圳、绍兴五个城市试点。
滴滴方面对“极点商业”回应称:滴滴出行已接入腾讯地图聚合打车业务,并输出智能化信息匹配技术、安全技术和安全功能,“为腾讯地图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新选择,也为滴滴司机提供获得订单和收入的新机会。”
所谓“聚合模式”,是指通过腾讯地图、美团、高德地图、携程等平台,同时呼叫多个不同平台车辆,提供打车的服务。这个模式在高德地图最早推出后,最近几年已成为网约车行业的一大特色。不仅高德地图、美团、哈啰出行等入局,就连高铁App、国铁出行微信小程序、极速打车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内,也具备聚合叫车功能,因此甚至有人士认为,“聚合模式”正成为网约车发展的第二条曲线或者说第四方出行服务商。
那么,“姗姗来迟”的腾讯地图,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局“聚合打车”?是后知后觉还是战略所需?能否给网约车、地图行业市场格局带来变化?
一、腾讯地图需要滴滴:加强生活服务的黏性
在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看来,腾讯联合滴滴做聚合平台,一是对乘客来说,能部分解决高峰期打车难问题;二是对地图方来说,增加黏性和流量;三是为中小约车公司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腾讯地图需要滴滴。”一位地图行业观察人士称,在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分别在打车模块上提供了即时打车、预约打车和接送机等服务之后,腾讯地图同样需要依靠出行市场,让自己在地图行业发出更大的声量。
众所周知,地图导航领域玩家众多,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搜狗地图、谷歌地图、凯立德导航等,但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笑到了最后,形成了目前高德、百度占据绝对霸主地位,腾讯为首的第二梯队奋起直追的格局。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地图应用市场上,百度地图渗透率为71.3%,活跃用户量以5.59亿;高德地图以5.57亿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二;而腾讯地图位居行业第三,用户规模同比增长50.2%。前瞻研究院统计数据同样显示,2018年我国手机地图应用市场中,高德以33%的占比位居市场份额第一,其次为百度地图(32.7%)、腾讯地图(15%)。
高德、百度占据地图市场领先地位
三者差距并不算小,这与腾讯地图从诞生起,其核心使命是为腾讯旗下社交产品提供位置服务有关,更和高德、百度地图相继发力出行市场无不关系。
但对腾讯地图而言,当手机地图逐渐成为大众生活诸多场景的刚需工具,它没有理由也难以放弃——有腾讯地图内部人士就明确表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从“极点商业”了解来看,过去几年,腾讯地图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C端和B端。面向C端,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导航、实时公交、ETC记账、司机公厕等服务。
面向B端,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陵博物院、龙门石窟等合作,联手推进当地的智慧景区建设,以及与云南合作“一部手机游云南”等等。此外,还有与广东省交管局、西安交通运输局达成战略合作,围绕“互联网+交通”模式,展开智慧交通方面的深度合作。
腾讯地图联合故宫打造的智慧景区
但在网约车市场需求远没有到顶的当前,聚合出行,仍然是腾讯地图追赶高德和百度的最好方式之一。
事实上,从腾讯集团层面来说,过去几年一直在进行出行业务方面的探索。从2013年4月给滴滴1500万美元B轮开始,腾讯参与了多次对滴滴的投资。2015年,腾讯首次公开车联网产品,5年内先后与29家车企达成合作,其中包括持续加注蔚来的数轮融资,也曾大手笔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在腾讯2018年的第三次组织架构大调整中,CSIG事业群被寄予厚望,其中“智慧出行”成为一条针对出行产业的重要业务线。据统计,仅2018年,腾讯出行领域的投资事件就多达55起。
2019年1月以来,腾讯接连申请“腾讯出行”、“腾讯乘车卡”、“腾讯乘车码”、“腾讯打车”等多个商标。2019年4月,腾讯联合广汽、广州公交集团、滴滴等合作方联手打造的如祺出行宣布上线。其中,腾讯持股25%,计划从广州起步,一年内开拓5个城市,未来逐步覆盖全国市场。
绑定车企巨头,是腾讯入局出行领域的“利器”之一。相关数据显示,腾讯与31家车企、300多家出行生态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落地车型120款。今年9月10日,腾讯还正式发起TIME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未来三年将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孵化超过500亿的产业新价值。
如祺出行是腾讯在出行领域的布局之一
显然,腾讯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正越来越快,涉及包括智能出行、新能源、车联网、二手车服务、汽车后市场等诸多出行的细分领域,不过并不亲自下场,更多强调的是助力,与车企进行能力互补、利益共享,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明显缺少重要的一环:是否需要亲自下场做出行——从腾讯集团层面来说,这可能不合适,但具体到业务上,比如腾讯地图,却十分需要,特别是地图作为一个战略级产品,其早已不仅是一个导航工具,而是出行加本地生活服务,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共识之下。
出行本身是衣食住行中相对高频的业务,它将与更多生活服务场景无缝衔接。这方面,高德渴望已久,9月11日,高德地图举办了只有18分钟的线上发布会,发布会虽短,但信息量很大:高德地图将进军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以此完成为用户提供从行前、行中到行后的一站式数字化出行服务的生态布局。
腾讯地图也是如此,它同样需要通过出行来加强本地生活的黏性。最近,将Slogan改为“体验世界的伙伴”的腾讯地图,就做了一次改版,使APP更偏重服务和内容信息。比如,提供聚合本地生活服务,通过打通微信小程序里的门店信息,比如喜茶,把POI和小程序关联上,通过腾讯地图直接访问小程序进行下单。
二、滴滴也需要腾讯地图:寻求新增量的路径
过去几年来,自合并优步中国以后,滴滴以绝对优势成为行业霸主,但滴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态势,挑战者包括美团、高德、嘀嗒、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甚至就连哈啰出行,也在悄悄布局网约车,并且已经在郑州取得网约车经营牌照。
这些挑战者中,下场原因各不同相同,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不需要运力的聚合平台,以及与滴滴类似的自建网约车平台——所有挑战者中,给滴滴压力最大的,显然是高德地图和美团。
2017年,在刘振飞接替俞永福执掌高德后,把出行当作发力重点,实现从地图到出行平台的跨越。2018年3月,高德上线顺风车业务;4个月后,高德开始大力推广“一键全网叫车”,接入滴滴、神州、首汽等,加码聚合打车模式。
此后,高德地图通过聚合多方运力模式,日订单量逐渐走高,市场上关于高德日订单量传闻数字分别是400万和70万,虽然高德曾回应称,这两个数字都不是真的,但无疑高德地图成为网约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就显示,凭借出行业务,高德地图的MAU分别排名第五位。
高德的出行野心不止如此,它显然希望将地图变成打车软件,甚至自己变成一个出行平台。去年8月,高德地图发布“2019年一号工程”,深耕共享出行产业。1个月后,高德地图联合国内27家网约车平台推出“敢坐敢赔”,滴滴并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中。虽然高德强调和滴滴仍然是合作关系,但在目前已有40多家网约车聚合情况下,高德和滴滴实质上已是竞争关系。
无边界拓展本地生活领域的美团,也是同样的竞争对手。2017年12月底,美团宣布在北京、上海、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网约车业务。滴滴被迫拖入补贴大战,此后由于巨大亏损,美团不得不叫停补贴,并改变了在出行业务的布局方式。
2019年4月,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两地上线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如今,超过54个城市的用户可以在美团App一键呼叫不同平台车辆,也可以在美团餐饮商家页面直接叫车——问题是,聚合的十多家出行服务商中,不管是经济型,还是舒适、商务型,都没有滴滴。
“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美团打车不可能接入滴滴。”滴滴一位内部人士对“极点商业”说。
滴滴同样想从打车软件扩展到“全出行”,包揽用户出行方方面面的需求:2020年年初,滴滴创始人程维提出了集团的“0188”未来三年增长战略,其中一个8就是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此后,程维在朋友圈中多次提到这个“0188”.
程维在朋友圈多次提及0188
另一方面,滴滴也开始发力自己的地图业务。2016年,滴滴成立滴图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滴图提交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测绘资质申请,并在当年11月获得批准。到了今年8月,滴滴地图正式出现在滴滴出行6.0版本中,推出了地图和基于地图的导航业务,同时强调滴滴地图“计费准、投诉少、易判责”。有司机就表示,目前在司机端,滴滴地图已优于高德、百度,成为第一选择。
有业内人士就此表示,滴滴现在做的只是第一步,让滴滴摆脱在地图领域受制于人的尴尬,滴滴未来还很大可能将地图业务独立出来,成为新的流量入口,服务滴滴整个的大出行战略。
同样在6.0版本中,滴滴明确了聚合打车的形式,将快车、优享、礼橙专车、豪华车等网约车和出租车统一聚合至“打车”入口。同时,还接入了“秒走打车”(成都)、“如祺出行 ”(广州)、 “东风出行”(武汉)等第三方自营平台。
不过,彼时多家网约车平台负责人认为,如果直接接入滴滴,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因为“滴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如果由第三方来派单,这个问题将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可以增加滴滴平台司机的订单。
显然,在与高德、百度关系进一步变得微妙的当下,滴滴在主营业务上必须通过其他路径寻求新的增量,虽然目前看上去并不强势,但背靠腾讯大树的腾讯地图也就成了一个“长期深度合作”的好选择。
三、总结:腾讯流量支持决定浪花大小?
目前,这个问题不好判断,这取决于双方合作的深度,以及腾讯能给合作多大的流量支持。最近,腾讯就在微信支付设置了一个新入口——“出行服务”,面向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地区的用户上线,将逐步向全国更多地区的用户开放。未来某一天,是否也会给滴滴腾讯地图的合作类似流量支持?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事实上,地图作为一种互联网基础工具,随着中国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AI技术在地图应用中的不断落地加深,其用户使用场景,早已不是几年前的单一服务,从聚合打车扩大到完善本地生活场景,也让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们看到了商业化的可能——以高德为例,广告以及聚合网约车业务,就已成为它的主要收入来源。
无论如何,对于消费者而言,带来的便利却是实打实的,尽管聚合打车模式,对平台而言运力的优化、价格不平衡等问题仍亟待解决,而且破解打车难单纯依靠网约车聚合平台也不大现实——网约车聚合平台解决的是渠道问题,并不能根本上增加社会运力的总供给,但如同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此前的公开表示:聚合模式在方便乘客的同时,也是对行业的聚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变整个网约车行业、地图行业的发展生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