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节课发起了一场【有招】社区创始人招募活动,旨在为职场内容社区app【有招】导入一批种子创作者,而我有幸受邀成为其中一员。
本以为这又是一个不自量力想要挑战职场社区的产品,但当我打开有招之后,却在这盘新菜里吃出了老店【即刻】的味道。爷青回?
一、还是那个“订阅”
产品上线之初,若想快速激活一个新用户,必须要有一个能满足其迫切需求的主要功能路径,这个主要路径更偏向服务于新用户某个痛点的工具功能。
社区产品同样如此,纯粹的社区对用户来说,在检索信息或形成社交耦合的路径太长,无法满足迫切需求,会形成大量的流失,而工具的路径通常是短而易触达的。
比如在B站,这个主要路径是看番追番;在微博是浏览热榜新闻;在知乎是搜索答案;在有招和曾经的即刻,则是订阅。
在下架以前的即刻中,订阅各种PGC内容是让我非常满意的功能,不需要和推荐算法斗智斗勇,极大程度提高了我获取优质信息的效率,但遗憾的是,回归后的即刻已经完全倒向兴趣社区,变成了一个洋气点儿的皮皮虾,让我高呼没内味儿的同时也唏嘘不已。
我不禁思考,这种订阅模式究竟有什么魔力,会让我留恋不已?
我把它归结为两点:
1、聚合资讯的高效信息供给
2、订阅分发模式下的用户主导体验
二、资讯的聚合
即刻订阅与其它自媒体平台的关注订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资讯聚合的跨度。
在诸如微信公众号、头条号、36kr此类或大或小的自媒体平台,内容生产都是要自建生态来运营的,但早期即刻的内容几乎都是爬取的,没有UGC,更像是一个针对自媒体的门户网站,覆盖了大量的自媒体平台与创作者。
这样高跨度的聚合与精选后的内容使得我在订阅资讯时非常方便,不需要在早班地铁上把公众号、36kr、虎嗅、知乎等等一大串网站刷个遍,才能了解今天发生了啥。
有招的订阅走的同样是这个一站式的路子,但没有如即刻一样爬取内容,而是自媒体账号入驻的模式,门槛相对较高,故而在现在的冷启动阶段,其信息的跨度与分类的颗粒度目前都只能说差强人意。当然也有好处,一是阅读体验较好,二是不存在转载的版权问题。
三、订阅——由用户主导的内容分发
字节系的推荐算法,总是让我又爱又恨,一方面享受海量内容精准推荐短平快的爽感,一方面也要与推荐算法所带来的内容局限性斗智斗勇。
举个例子,我本人对萌宠类的视频几乎毫无抵抗力,每次刷到必定完播,哪怕不点赞,也导致我的抖音推荐流召回的几乎全是萌宠类内容,这让我非常痛苦——我喜欢看萌宠,但并不代表我只喜欢看萌宠。
所以每当我的推荐流出现越来越垂的趋势,我都需要去主动训练算法模型,忍着痛苦跳出几十个萌宠视频,然后去搜索几个其它类别的账号去关注点赞,避免算法的控制。
但订阅的模式就没有这种问题,由平台保障内容质量,将内容分发的主动权交给用户,使用户在高效获得细颗粒度垂类内容的同时,又不至于陷入被算法推着走的困境。
不过主动订阅与长文阅读所覆盖的用户量始终太小了,同时PGC优质内容的生产与资源获取也是一道大门槛,短平快的推荐算法与短内容是支撑一个大体量社区的基础,这也是当初即刻向兴趣社区转型的原因之一。
但这次由三节课来做这个订阅模式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在小众社区也能实现商业变现闭环的可能性,毕竟三节课本身就是做PGC与知识付费起家的。
四、“快评”功能的优势与弊端
快评功能是有招社区UGC内容生产的切入点,该功能鼓励生产者围绕资讯文章输出观点、见解类的短评类内容,其优势与弊端都很明显,在对一部分人降低门槛的同时也对另一部分人提高了门槛。
优势:
1)内容导向易把控
快评的产出是紧密围绕互联网热点事件、资讯文章进行的,这使得UGC内容更容易形成社区调性。
2)降低持续输出专业内容的门槛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持续输出专业性内容是一件非常苦难痛苦的事情,而观点的输出则相对容易,快评依托于文章的思考无疑降低了创作门槛。
3)碎片化内容易消费
劣势:
1)提高了普通用户向生产者转化的门槛
对于社区内消费快评的用户来说,向生产者转化通常要经过这样的路径:阅读快评——阅读文章——产出快评。每一步无疑都会产生流失率。
2)短内容信息量受限
短的专业性内容虽然生产容易,但其承载的内容量有限,难以展示个人风格,一旦过长又会影响消费观感,故而短内容为生产者带来的粉丝转化效率堪忧,长期持续的短内容输出的动机也就不够强烈,毕竟在用户行为模型中,动机、触发物、低门槛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