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近些年,随着人们购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快递行业逐渐火热了起来,竞争也日益激烈。众所周知,物流对电商的影响是极大的,加固好物流这条护城河,既是防守也是进攻。好的物流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感,维护自身的商誉价值,进而留住更多商家用户。伴随着三大电商开启“代理人”的热潮,各大电商都在收缩自己的战线。
近期随着快递业年中财报的公布,快递业也是大事频出。
2020年3月份,一个名叫“极兔快递”的企业横空出世,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布局了中国市场,其与拼多多的关系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7月底,京东方面发布公告,称由于京东开放平台与申通快递、如风达、全峰快递、佳吉快运、国通快递、卡行天下等合同陆续到期;2020年8月31日之后,上述物流服务承运商将无法在系统发货列表上被商家勾选;步入9月,京东“封杀”申通已成既定事实。
9月1日晚,圆通速递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蛟龙集团、喻会蛟、张小娟拟以17.406 元/股向阿里网络转让3.79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转让价格总计约合66亿元。
快递行业“大动作”频出,背后都有一个电商巨头的身影。毋庸置疑,在流量天花板来临后,猫狗拼等电商巨头开始加码物流护城河。
众所周知,物流对电商的发展影响重大,加固这条护城河即是防守也是进攻,从菜鸟开始,京东在自营物流之外也开始扶持“帮手”。
由巨头“遥控指挥”,快递业正在掀起一场“代理人”战争。
一、三大电商开启“代理人”大潮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物流,电商的服务链条就无法落地实现。
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曾经说过:“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
大卫﹒格拉斯一句话道出了沃尔玛成功的秘诀,物品配送效率高不高,服务质量好不好,不仅仅是传统商超的成功秘钥,同样也是电商企业的命脉所在。
基于物流对电商举足轻重的影响,自京东开始,电商巨头逐渐意识到建设物流壁垒的重要性。2020年电商三巨头加码物流护城河,种种因素导致它们都选择了“代理人”方式,去深挖这条河防。
扶持“代理人”完善物流生态短板的始作俑者,非阿里莫属了,几年前成立菜鸟,通过占股形式将三通一达一百世招入自己麾下。
2015年5月,阿里创投等入股圆通,占股10.5%;2018年5月,阿里与菜鸟13.8亿美元投资中通,持股为8.7%;2019年3月,阿里拿出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持大约15%股权,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增持;2020年5月,阿里宣布已持股韵达,持股比例为2%;今年,阿里在百世集团的持股比例也增至33%,加强了对百世快递的控制力度。
从近期各大快递公司的中报业绩来看,几家快递公司中考成绩还不错。
根据各公司的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位于第一梯队的快递公司市场占有率大部分有所上升。其中,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百世集团(BEST)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1.5%、16.61%、12.55%和10.7%。加上申通10.38%的市场份额,五家公司业务量共占市场71.74%。
阿里这些“小弟”们已经掌握市场七成的份额,成为物流护城河中最宽、最深的一条河。
正是这样的现状,加剧了京东的危机意识。才有了京东封杀申通的事件,而诸如此类的封杀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7年时,京东就陆续停止与天天快递、百世快递等快递公司的合作,并关闭这些快递的服务接口,大有“非我族类不得进驻”的趋势。
2020年京东破天荒的在自营物流之外“下注”,因京东也意识到自营物流的局限性,自营物流虽然安全性高、配送速度快、用户体验感好,但亏损和高成本也是京东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压力。
京东物流已经连续亏损13年,此前刘强东甚至自曝,仅2018年亏损就超过23亿。连年的亏损让京东也开始探索“代理人”模式,携手众邮快递打出组合拳,共同抵制阿里系物流网络的冲击。
众邮快递是京东今年3月份启动的一家加盟制快递公司,与京东物流形成差异化互补,主打低价,聚焦于下沉市场,主攻电商件。众邮快递快速推进市场开拓,目前已覆盖了全国 99% 的四级地址。
除此之外,京东还累计参与了10起物流相关的投融资、并购事件。最近一起发生于8月14日,京东物流以30亿元总对价收购跨越速运,交易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阿里、京东的“代理人”举措,同样引起了拼多多的注意。作为快速发展起来的电商新秀,拼多多也是持续跟进。
拼多多将目光移至尚未被拉入“猫狗战局”的“印尼兔子”——极兔速递。该公司发展速度如其名一般,极兔快递于2015年在印尼成立,在东南亚 7 国已有成熟的网络布局。
今年 3 月,极兔速递在中国起网,仅用两个月时间,其全网业务量已突破100万件,7月全网日单超500万单。
拼多多与极兔速递合作之外,还与国美旗下安迅物流达成了合作,安迅物流在全国拥有超过6000个服务网点,将为拼多多的平台商家提供中大件物流、仓储及交付服务。
二、菜鸟模式缘何成为主流?
“代理人”的模式阿里是开山鼻祖,但物流壁垒的危机感却是京东启蒙的。
京东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2012年正式注册物流公司。京东依靠自营物流带来的“颠覆性电商体验”快速开拓市场,致使阿里从过去“不做物流”的承诺中“反悔”,于2013年成立菜鸟。
菜鸟网络确实不做物流快递,而是围绕“快递、仓配、跨境、末端、农村”五大核心网络开展物流服务。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定位于数据化分析、追踪的物流宝的代号是“天网”,而涉足实体仓储投资的菜鸟网络是“地网”。
其中菜鸟开放给快递公司的技术,包括电子面单、智能分单、二段码、三段码、五级地址库等都是免费的。
菜鸟一直探索利用技术降本为行业带来价格优势,例如将电子面单由两联单瘦身成一联单,光物料成本就下降60%,行业单均成本普遍下降到2元左右。
2013年菜鸟成立时,社会物流成本为18%,至2019年这一比重已降为14.7%。也就是说,全行业升级协同下,社会物流成本一年可节省3.3万亿元。这相当于上海2019全年GDP,一年省出一个上海。
价格优势是与菜鸟网络紧密“捆绑”的三通一达一大利器。反观京东,自营物流的高成本性,在价格上不占有优势,连年的亏损也让这种高效负债前行,步伐显得异常沉重。
京东快递对外开放后,有用户吐槽其价格甚至比顺丰还要高,相比于其他快递的灵活度,自营的京东物流成本问题一直是块“心病”。
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9年,中国快递从91.9亿至635.2亿件,7年飙升近7倍。三通一达一直占据很高的份额,京东、顺丰虽然“口碑”极好,可在快递单量上远远没有“吃掉”老对手的市场。
用户希望用上更高效的快递,但如果成本过于高昂,他们宁愿牺牲一些时间。对于一些时效性不强的物品,大部分人会选择三通一达一百世等公司的服务。
价格敏感成为京东、顺丰的致命伤,这也是为何阿里系的几大快递,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及京东与顺丰,但仍然承担着市场绝大多数业务量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第三方物流规模的增长趋向平缓,物流公司也将结束开疆拓土的时代,随即开启精耕细作、以技术取胜的新时代。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加持下,物流业将迎来全面的革命。
菜鸟网络也在积极开发技术,并将这些资源向“代理人”们开放,客观上提升了快递时效性与用户满意度。
阿里与通达系连接合作,通过人工智能、IoT、智能化网络等数字化布局为行业带来了显著变化。最直接可感观的就是近几年双11爆仓现象已经消失了,并且每年双11的包裹量都在攀升,但是送达时效则在缩短。
2019天猫双11的第1亿个包裹送达时间比2018年提速约4小时,仅用2.4天,2013年时这个数字还是9天。
回顾菜鸟网络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菜鸟对于快递行业数字化的赋能,以及快递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而通达系与菜鸟之间的关系,也由最初的怀疑、抗拒到如今的全面合作,电商的快速发展亦离不开快递企业的高效物流服务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菜鸟网络“代理人”模式一跃成为香饽饽,但大潮的持续推进也离不开电商战略的调整,从战略上行转变为下行,下沉市场的助推也是功不可没。
三、下沉的助推
阿里、京东在前几年主要是围绕着一二线城市的高收入群体进行展开和博弈,因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向来是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
近几年,高线用户数量逐渐趋于饱和,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数据显示,2020Q1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约1700万,其中高线城市用户减少714万。高线市场用户逐渐趋近天花板,使电商的发展速度愈显乏力。
相比上行市场的红海,下沉市场呈现出一片蓝海。中国下沉市场占总人口的68.5%,其中下沉市场00后占比近7成,下沉市场消费水平潜力巨大。据测算,2019年中国下沉市场线上消费总体规模约为4.02万亿。
如果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度增速19.5%为参照,假设下沉市场线上消费规模年度增速为20%,则下沉市场线上消费规模将于2023年底达到8.34万亿。下沉市场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长的收入,在网络/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助推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此同时,拼多多凭借着在下沉市场吃到的红利一路绝尘,增长惊人。
拼多多2015年成立,短短6年多的时间,拼多多的用户已经接近6亿,拥有百万级商家,且交易额不断攀升,2016年底拼多多交易额不过20万元,1年后就飙升到100亿。
2020年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1100亿美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力压京东,成为仅次于阿里的市值第二的电商平台。
看到拼多多的斐然成绩,猫狗也按耐不住下沉市场的心,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率。下沉市场加速推进也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及一二线城市那样完善。
想要在下沉市场立住脚跟,物流末端是打赢这场硬战的关键。
物流末端是让用户感受最为直观的一环,也逐渐围绕用户体验而设计,这使快递纷纷加码末端布局,自建末端门店。
百世旗下“邻里驿站”末端服务点在乡镇、农村共有2万余个,预计到2022年底达到5万个。
圆通旗下自建品牌“圆通妈妈驿站”,截至今年6月初,已拥有3.5万余个终端门店;中通快递推出了“兔喜超市”、“兔喜快递柜 ”,并在今年收购日日顺快递柜;韵达旗下则有“韵达快递超市”,“蜜罐”自提柜等自有品牌;顺丰、京东物流等企业也在加大快递柜的铺设力度。
用“代理人”模式去切入物流市场,其实是一个更优的选择。快递的“代理人”模式让电商平台一直在发挥像“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既不干扰市场的良性竞争,又可以在有市场混乱的时候进行有效调节。
给物流宽松的发展空间,给电商平台有利的物流保证,同时还给用户有吸引力的价格标签,圈住价格敏感用户,可谓是“一石三鸟”的多利之举。
而下沉之战仅仅只是进行到第一回合,虽说拼多多已经在下沉市场深耕已久,但京东的京喜、阿里的淘宝特价版才刚入局。既然已经入场,就注定要在此厮杀一场,下沉之战还在持续,阿里、京东、拼多多走向如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下沉市场战场硝烟弥漫,快递玩家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在电商混战的紧张时局之下,“站队”对于很多快递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站队”已是大势所趋
“代理人”的大潮之下,已经让快递的独立性越来越差,三通一达一百世站队阿里,自营物流京东+众邮成为京东旗下大军,极兔与安迅物流共同助力拼多多。
这些大大小小的快递、物流都在给自己寻找一个靠山,很少有独善其身的。
快递玩家“站队”已成大势所趋,如今,电商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电商的包裹量成为快递的主要业务来源。国家邮政局在2018年曾披露,电商大约占到全国物流总订单数的70%。
阿里此前就公布过今年3月的菜鸟和通达系快递每天配送的包裹量,全网每天流转包裹超过2亿个。
拼多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拼多多的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已超过6500万个。庞大且稳定的业务量让快递“站队”已成定局,因为只有“站队”,电商开会开放更多数据和端口给快递公司,这是三通一达们提升服务体验和竞争力最需要的“支持”。
同时,“站队”也是优化用户体验的必然手段。
快递业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从近期国家邮政局发布2020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来看,服务质量指数为585.9,比上年同期提高89.9%,服务质量的提高与现今行业的发展格局不无关系。
目前快递行业集中化程度不断走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快递业务降价空间有限,单纯依赖降价手段的价格战难以打响。
因此,快递企业更加重视用户体验,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维护自身商誉价值,进而留住更多商家用户。
尽管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不是所有快递都会这样做,顺丰依旧走着独立路线。顺丰在用数据表明差异化的路走的通,但前提是要有过硬的实力。顺丰通过直营方式,保持着快递老大哥的地位,起步早、服务好、加上航空优势,一直主导高端件市场。
如今虽然面临通达领头羊的渗透,但时至今日,相对通达几块钱的价格,顺丰单票收入仍然有18块多。
从顺丰控股公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到顺丰的独立之路走得还算顺利,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1.29亿元,同比增长42.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62亿元,同比增长21.35%;扣非后净利润达到34.45亿元,同比增长47.82%。
截止9月10日A股收盘,顺丰控股的总市值已达到3575.89亿。
缺乏商流和信息流的顺丰,选择时效性作为护城河,走在行业前端,但顺丰对于电商这块蛋糕也并不是没有期许的。
随着电商下沉市场的快速扩张,顺丰也开始杀入下沉市场。顺丰以“特惠专配”切入中低端电商市场,并快速抢占了市场份额。更是于今年 4 月成立深圳丰网速运有限公司,专攻小件快件。
尽管有期许,但顺丰还是选择独立直面快递行业的内部竞争与电商企业的跨界竞争。
电商混战,战火从市场争夺延至物流壁垒,快递业的“代理人”大潮从不同的利益方看,会有不同的看法,但目前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代理人”模式也预示着各大电商都在收缩自己的战线。由最初的开放,到近期的半封闭,电商们都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态环境,开始计较分毫,也变得泾渭分明。
我们在见证着电商生态圈成长,也期待电商生态圈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