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张黑洞照片引发的争议,曾将图片版权问题带入大众视野。原本是公共领域的照片,却被图片公司“占为己有”以营利。一时间,很多内容创作者用“不敢配图”来表达不满。
派派也不敢配图.jpg
其实,黑洞图片事件只掀开了一些图库商业运营黑幕的一角。
如今,许多内容创作者即使是在免费图片网站上下载图片,也可能会被版权方自动识别并保存证据,被要求高价购买图片库,或者支付高额的侵权赔偿。与因此发财的图片机构相对的是,许多图片真正的作者眼看着自己的作品在网上被滥用,却无处维权。
这种双向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图片版权的保护规制还不成熟,使用者自身在对待版权问题上也缺乏专业的方法论指导。于是,一些图片机构利用漏洞,开展钓鱼式维权。
因此,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旨在探讨外国内容生产者是否也面临类似困境,而内容生产者又应该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图片,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规避侵权。
祸害全球的“版权钓鱼”套路
配图一着不慎,就可能跌入深坑——这也许是内容创作者的“世界性难题”。
内容工厂(The Content Factory)是美国的一家专注于社交媒体营销的公关机构。在一次图片纠纷事件之后,其CEO和Kari DePhillips在网站上分享了自己的团队花数千美元买来的教训。
她创立的媒体团队中的一名内容创作者在撰写的文章中配了一张普通的城市风景图。照片并没有特殊的艺术欣赏价值,用DePhillips的话来说,像是“一个喝醉的学生十几年前用老式的手机随意拍下的,没有人会因为看到这张照片而来这里旅游”。
文章发布三个月后,他们突然收到了律师函,声称这张图片侵犯了某图片机构的版权,使用者需要赔付8000美元。
DePhillips和同事们对此很是震惊。他们发现该图片机构成立时间很短,图库网站访问量甚至不足100,却敢于狮子大开口,为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照片漫天要价。DePhillips最开始以为删除配图并道歉就可以了结此事,然而对方坚持索赔,后来DePhillips聘请了律师来解决纠纷,终于把赔偿从8000美元降到了3000美元。
DePhillips的遭遇并非个例。类似索赔行为通常被称为“版权钓鱼(copyright trolling)”,它们往往不是由作品真正的作者提出赔偿,而是批量进行版权索赔的机构主动联系侵权方进行索赔。这些图片机构会利用爬虫系统,结合图片自动识别对比技术,日夜不间断地追踪自家图片的使用状况。当确定图片被他人利用后,这些机构会保存好证据,向使用者所属公司的法务部发送律师函,索要大额赔偿。
划重点.jpg
个别图片机构和摄影师把图片版权维权做成了一门生意。他们把无水印的高清照片上传至图片网站,使用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些图片并且免费下载。而一旦有人“上钩”,版权使用者找上门来,以“版权钓鱼”的方式获得比出售图片库丰厚数倍的利润。
比如从摄影家转型为律师的Richard Liebowitz,一度因版权维权而臭名昭著。
Liebowitz以图片侵权为由起诉了几乎包括CBS,Vice,Yahoo等大量媒体,要求媒体为侵犯照片版权的行为支付赔偿。据统计,Richard Liebowitz的律师事务所索取的单次侵权费用可能高达30000美元,即使这些图片的使用费可能只有几十美元价值。Liebowitz在与对方和解后最终获得的赔偿可能会低于索赔额,但通常也是远远高于使用费的。法律对于版权的保护给了这种碰瓷式生意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陷阱图片网站和版权钓鱼律师的夹击之下,很多内容创作者在配图时可谓胆战心惊——面对图片搜索引擎抓取的图片,带水印和版权声明的图片不敢轻易用,没有水印的免费高清图又怕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配图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中其实大有学问。
国外创作者们如何实现配图自由
图片版权勒索固然让人无奈,但在一些国家,也有很多有效的途径能够让创作者们在图片的天地中自由翱翔,安全自由地配上图片。
免费图片的安全来源
内容创作者们如果想要在不付费的情况下免费使用图片,最常见的选择是使用公共领域的图片。这类图片通常因为本身没有版权、版权已经到期或者是拥有版权的机构或个人放弃对版权进行控制等原因而在公共领域流通。
WikiMedia公共图片是创作者寻找免费图片的好去处之一。WikiMedia将超过六千万份作品按照类型分类,用户可以自主下载使用。
WikiMedia“历史”类别下的部分图片,图片来源:WikiMedia网页截图。
另一个典型的公共领域图片来源是全球很多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都参与其中的Flickr的公共相片计划。
这些文化机构展示出的图片大多属于“未知存在限制”的状态——也就是说,除非未来有人提出异议,文化机构通常没有这些图片适用版权限制的证据,或者文化机构拥有版权却决定允许社会公开使用。因此,用户一般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文化机构珍贵的馆藏图片。但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该计划的诸多文化机构分别拥有不尽相同的版权声明,使用者最好提前进行了解。
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参与Flickr公共相片计划的部分图片,图片来源:Flickr网页截图。
除了公共领域的图片,还有一类图片存在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平台上。
图片来源:Creative Commons搜索页面截图。
知识共享平台里图片的作者可以选择在保留作品版权的情况下,将其作品向公众公开,但可能附带一定的条件,比如不允许对方进行商业用途、需要对方注明原作者或是不允许对方对作品进行修改。在这个平台上,创作者们需要根据原作者的要求使用图片。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与绝对的版权保护中间地带的图片使用形式,旨在推动现有版权制度保护框架的改革。
除了以上这些来源之外,目前也有一些优质的免费图片社区,例如Pixabay。Pixabay上面的图片可以免费用于一般的非商业和商业用途。创作者无需逐一获得原作者同意,即可放心使用Pixabay上的图片,就算不想标注图片来源或者需要对图片进行修改也是没有版权风险的。
Pixabay用户条款节选,图片来源:Pixabay网页截图。
尽管这些图片网站收录的都是无版权的免费图片,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使用。由于部分图片中包含着可以识别的人物、商标等元素,它们可能会侵犯肖像权、商标权和隐私权等。因此作者在使用免费图片时不仅要考虑图片本身的版权,也需要警惕其他的法律风险,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征得图片内容所涉及的第三方的同意。
特别值得国内创作者注意的是,这些国外机构的图片有些可能会被中国的版权方买下,因此,能否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免费使用这些图片还需要进一步的具体考察。
付费购买优质图片
当然,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创作者也可以选择从一些图片网站进行购买。这些网站通常拥有庞大优质的图片库,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iStock就是一个素材资源强大的图片网站,根据付费档次的不同,会员可以购买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在其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网站上所提供的照片分为三个类别:
- 标准使用许可照片:用户只需在第一次图片下载付费,之后再使用这些照片都不需要重复地向创作者或者是网站付费了。这类照片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商业广告、网站、个人博客、课堂展示等
- 新闻图片:这类照片包含了真实人物、地点和事件,通常是不应作为商业用途的
- 扩充许可照片:对于这类照片,用户可以对其二次创作并进行售卖,iStock也自带编辑器帮助用户来修改图片
图片来源:iStock页面截图
对于版权被严格保护的图片,内容创作者想要使用它们最好的方法是付费购买。如果从各种渠道搜集无水印图片并自行下载利用,很可能遭遇前文中Kari DePhillips所经历的窘境。
自建图片库
除了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图片之外,另一种免受版权困扰的配图方法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建图片库。
如果团队资源充足,自行绘图或者聘请专业摄像师和设计师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样配图便再也没有配图的后顾之忧,而且量身定做的图片能够更好地适应内容需求,同时有利于打造自己的风格。比如《纽约客》几十年来自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插画封面,为其品牌建设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内容创作者自建图片库不一定必须依赖摄影师或插画师的帮助,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美工技术,在PS、AI这类软件的加持下,自制出满意的图片。当然,如果只是对受版权保护的图片进行局部修改,依然构成侵权。在图片加工中一定要注意素材本身是否可以安全使用,并且确保自己是在进行二次创作而非抄袭。
此外,还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们科学分类、快速检索并且在团队中共享图片。比如Lychee和Piwigo都可以高效实现存图+管理+共享,为自建图片库的内容创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图片来源:Piwigo网站页面截图。
普通人日常网络社交也可能图片侵权?
很多人以为,图片侵权是一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事实却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面临图片版权诉讼的风险。
19世纪制定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确立了版权的自动保护原则,也就是作者不需要经过手续就可以自动获得公约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因而在社交媒体中,图片在用户编辑完成之时,就已获得了获得版权保护,哪怕作者并没有标注版权声明。
因而,在这个人人都在社交媒体上生产内容的时代,不经意间的保存、分享图片行为可能就侵犯了他人图片的版权,引发法律风险。
现实中,我们在没有他人许可的情况下转发真人表情包、盗图并进行自我创作这类行为都是对版权的不尊重。只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很小,不会有人找上门来要求删除图片或索要侵权费用。但为了一个更良性、更友好的内容生产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树立严谨的行为模式。
例如,我们想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使用他人发布的照片时,需要首先知晓图片的原作者,如果图片已经被转发了很多次,无法判断来源,那么最好不要使用这类照片;如果能判断图片的出处,那么就应该联系原作者,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使用用途,获得允许后再使用。
在这个需要抢占首发优势的时代,逐一核实来源并获得允许可能会影响效率,于是一些人选择了抱着侥幸心理,在明知别人拥有版权的情况下进行盗图。然而,不经授权使用图片都是高风险行为,被发现并质疑之后,只会得不偿失。
今年年初,就有明星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好看的风景图并配文称是自己父亲拍摄的。网友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一张外国摄影师享有版权的照片,该明星最终发微博解释是自己误解了父亲的意思,没有核实好照片来源。可以看出,如今大家对图片版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
随手找图、随意使用看似会节省一定的内容创造成本,但这样的廉价其实意味着更高的代价:一方面,创作者很可能一不留神就落入版权钓鱼者布下的陷阱,支付高额赔偿,或遭受舆论或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在一个普遍不尊重版权的内容生态系统中,每个图片生产者的劳动都可能被他人无偿利用却求告无门。
因此,更加规范的日常操作和更加审慎的素材利用才能构建共赢的局面,也不再给四处碰瓷的“版权钓鱼”行为留下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