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的事,能算抄么?

编辑导语: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借鉴”必不可少,也是“常规操作”。然而,这并不是导致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也不能得出产品经理门槛低的结论。那么“借鉴”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哪些好处和注意事项呢?本文作者来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产品人的事,能算抄么?

一、借鉴

产品经理接到需求后,往往需要先去了解一下竞品是怎么做的,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一下。产品经理在策划时,对其他产品进行“借鉴”,是一个“常规操作”。

有时候,设计师和程序员会开玩笑说:“你们产品经理老是抄这抄那的,就不能有点自己的创新吗?”

有时候,我自己私下里侃大山,也容易张口就来:“那个产品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也是抄某某产品的嘛,都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了!产品经理只知道无脑抄,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都是些玩笑话,并不是严肃的观点。

不过,最近我发现,有一些同行朋友,居然还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觉得,产品同质化就是因为产品经理只知道互相抄袭。

这说明,产品经理水平太菜,只能抄别人的,没有能力自主设计。甚至进而引出了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门槛低”等问题的抨击。

对此,我感到有些诧异。

我觉得,但凡对“产品经理”和“公司运作”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应该会有这样的认知。

当然,我也一直强调,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经理,面对的情况可能非常不一样。观点相左,可能只是因为大家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讨论的语境不同而已。

二、不确定性

“哪个产品抄袭了哪个产品”,这是我们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话题。

首先需要强调,这里所说的“抄袭”、“借鉴”,并不是指“非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不是指“恶意剽窃他人创意”。这些行为是错误的,这点毋庸置疑。

这里所讨论的,简单来说,仅仅只是“你的产品‘像不像’别人的产品”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哪怕是经济实力雄厚、团队水平高超的大厂,也总“抄袭”。

大厂刚推出一个新产品,马上就被指出,和国内外某头部产品非常相像,甚至达到“像素级模仿”。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不管大厂自己什么公关,明眼人都清楚,抄肯定是抄了。以大厂的实力,完全有条件去做创新,甚至可能做得更好,为什么要出此“下策”呢?

这时候,有人就会把这个锅推到产品经理身上,毕竟你是“产品”的经理嘛。

我觉得,这就有些荒谬了。

是全公司所有人都那么愚蠢,以至于产品经理这么明目张胆地抄袭都没发现?还是产品经理已经强势到了可以完全主导产品,其他所有人都只能“敢怒不敢言”?

显然不可能嘛。

这肯定是领导层做出的决策——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确定性”的问题。

眼前就有一套被市场充分验证过的成熟方案,为什么不用呢?自己再搞一套,可能效果更好,也可能会搞砸了。

这里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可预期的超额收益,没有一个领导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三、非“创新”的原因

作为执行人,老是抄别人的,我自己多少也会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有时,我也会做一些“掩耳盗铃”的事情。明明就是抄别人的,非要把左边的东西挪到右边去,把圆的东西换成方的,假装自己在“优化”。

但是抛开感情因素,单从理性来讲,大部分情况下我其实不太愿意在策划上搞“创新”,原因主要有2个:

1. 大部分项目都非常紧急,时间上不允许

举个例子:曾经,某大厂和我公司,都在做一个类似的项目。

据了解,他们那边,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好几个人在负责搞这个项目;而我这边呢,整个项目就我一个人负责,全都要我来搞。

但是,公司不可能说,因为我们人员少,就多给点时间,晚一两个月再上线。所以,可以想见,留给我的时间,是极端的不足。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特例。一个大需求,今天刚布置下来,明天就要给方案,下周就要搞完上线。

这样的情况,我想,应该是很多产品经理的日常。当产品经理每天被各种deadline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花心思打磨设计”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求。

2. 因为团队的“协作精度低”,不敢瞎折腾

比如说,产品经理的PRD中,提了5点要求。如果不考虑“要求不合理”这样的情况,那么,按理说,团队就应该把这5点要求一一落实。

毕竟白纸黑字写在那里,大家都识字。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团队只做了第1、2、3点,第4点给弄错了,第5点给漏了。我一时间想不到应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种问题,所以暂且生造了一个词,“协作精度低”,以方便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不知道大厂的精英团队会不会好些。面对这样的情况,产品经理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沟通需求、跟进项目、测试验收。

即便如此,项目最终能到达预期的80%,就已经算是极限了,可以“验收通过”了。如果是搞一个新的东西,那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而且最终的完成度很可能又得下降个20%。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无必要,产品经理一般需要尽量采用常见的方案,尽量复用原来的模块,避免瞎折腾。

四、“借鉴”的好处

借鉴别人的设计,是有诸多好处的。比如上面说的,对公司来说,这样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

其实,从产品经理自身工作的角度来说,借鉴别人的设计,也是很“香”的,这里举几个例子:

1. 在一些监管严格的领域,市面上通用的做法,往往是监管部门认可的做法

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用户体验”的问题。比如说,一些“确认条款”模块的设计,单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可能会觉得体验不好,或者影响转化。

殊不知,这是受限于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产品经理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策划的内容不符合要求,就很可能会暴雷。

这个错误,可大可小,有时候可能会非常严重。所以在一些涉及敏感内容的模块,如果产品经理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调研验证,那么,照抄头部产品的通用做法,就是一个稳妥、理性的选择。

2. 借鉴竞品的设计,可以提高方案的通过率,减少项目推进的阻力

有时候,其实这样设计也好,那样策划也行,实际上没有太大区别。更重要的是让项目尽快上线,让产品先跑起来。

问题是,产品经理策划的方案,不仅需要经过层层审核,还要随时面对团队各成员的挑战。这些“你一言我一语”的意见,并不像论文答辩,可以通过逻辑推导来达成一个“共识”。

大家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一种“感觉”——“感觉”没法辩论,众口难调。

为此,产品经理需要反复修改方案,以满足各方的要求。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耽误了时间。

但是,如果这个方案是借鉴了竞品,情况就会非常不同。自家的产品经理好欺负。但是,想要否定竞品,底气就没那么足了,需要有更多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所以,大家会突然变得慎重起来,也没有那么多“意见”了。这时候,方案就比较容易通过。项目推进起来,阻碍就会小很多。

3. 如果需求方背负了较严苛的KPI,产品经理最好不要“放飞自我”

一个方案效果好不好,可能有很多影响因素。事实上,我们很难定位到具体是哪些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产品经理在策划时,一般需要借鉴业内那些被市场验证过的效果好的方案。一般来说,产品经理不会完全照搬,而是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

但是,谁也说不清,产品经理“擅自”做的那些改动,会不会反而对最终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需求方的KPI考核比较严苛,那么他会非常保守,不能接受任何不确定性。

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非要“自我发挥”,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因为需求方会不断跟你抠细节,你的任何自我发挥,都很难通过。

这时候,产品经理就应该老老实实,按照已经验证有效的方案去做,方便你我他。

五、注意事项

借鉴别人的产品,并不像抄作业,可以不用过脑,直接copy。

曾经有一段时间,“聊天机器人”很火,甚至有人认为“聊天界面”才是更自然的、更有未来的交互界面。因此,不少公司纷纷上线了“聊天机器人”项目。

当然,大部分都不是什么人工智能,对话内容都是写死的。用户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然后根据用户的点选,调取相应的对话链条。

那时候,我公司也要上线这类项目,由我来负责。我接到的要求,很明确,就是“照抄某大厂的产品”。但是“照抄别人的产品”,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实际上这个项目在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不少问题,把我搞得焦头烂额。这里不展开细讲,仅结合这个项目,谈几点“抄袭”时候的注意事项。

1. 要细心观察,有意识地思考每个细节这么做的原因

说是“照抄”,但是我也不可能潜入对方公司偷产品文档。

我能做的,就是高强度地去使用对方的产品,各种“点点点”,尽量把更多情况试出来,然后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策略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思考,每个细节这么做的原因。比如说,有一个“回溯”功能,就是用户选错了,可以回去改选其他选项。

这个功能的入口,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当用户点选一个选项后,聊天界面开始加载相应的回答时,这个入口就会隐藏,直到回答全部加载完成。这个机制,一开始我没有细想,觉得没什么意义,就没跟着搞。

直到进入测试阶段,才发现,如果用户在回答加载的过程中进行“回溯”,程序非常容易出错。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回答加载的过程中隐藏“回溯”入口,是出于这个考虑。

所以,才不得不赶紧补上这个功能。

2. 要结合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

在对话过程中,用户一般只能进行“点选”操作。而机器人这边的回答,形式就丰富很多。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链接等,都是可以的。

比如说,对方的产品在对话中,机器人在某个环节会发送视频。

这有可能,是因为对方的产品经理觉得,“视频”的效果会更好。也有可能,刚好对方公司已经有了一些视频素材,所以产品经理随手就给用上了。

当我们在“抄”的时候,不能无脑照搬。需要评估一下,使用“视频”,是否有必要?公司是否有条件去制作这些视频?成本是否能接受?改成“图片”是不是效果也差不多?

反之,如果公司自身已经积累了某些可用的物料,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可以加上,充分利用起来。

3. 在吃透对方产品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满足公司自身的特殊需求。

虽说是“照抄”,但需求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在弄明白对方产品策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各种补充,以满足公司自身的特殊要求。

比如说,对方的聊天机器人,只有一个固定入口,一套对话内容。而公司的需求,是要在不同渠道分别推广,每个渠道对应不同的对话内容。

那么,后台就需要增加“渠道管理”,不同渠道分别配置不同的对话内容。考虑到,不同渠道的对话内容,可能只是部分对话链有差别,大体上是一致的。

为了方便配置,需要增加“复制对话链”功能。比如:相比对方产品,公司产品的定位更偏向于营销。那么,就要根据营销的场景,如各种节日,变换界面风格。所以就得考虑,是不是要加上“换皮肤”的功能。

我并不是想说,“创新没用,抄袭万岁”。只是,我一直想强调,初级产品经理是一线的执行者。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交付给我们的任务,按时按质地予以完成。只有在能够很好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再去讨论那些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话题,才会有意义。

作者:简明产品论,个人公众号:简明产品论(ID:JianMingPM)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nwcn.com/51809.html。
(0)
简明产品论的头像简明产品论作者
上一篇 2020年7月16日 下午9:32
下一篇 2020年7月28日 下午11:4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QQ:1124602020
微信:vl54120
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线,周末可能不在线,另外联系时,请告知来意。

公众号
交流群
运营学社会员,开通可享海量资源与多项权益,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