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说,是我不会说人话…
乍一看一头雾水,好像是产品运营在交流,其实翻译过来也很简单:
如果说互联网人有职业病,那么不说人话肯定是其中一种。
又想起来前几天在脉脉上很火的一个帖子,有阿里员工匿名发帖,问为什么阿里人对话都不说人话,必须说一些包装后的话。
对于现在这个业务,暂时还没有跑通一个模型,毕竟基础业务逻辑没有形成闭环,更别说做成生态了,我们还在夯实基础的阶段,好好打磨一下我们的产品,最终形成一套组合拳打法,,才能有效赋能生态圈,最终反哺整个经济体。
你用的什么模型?为什么选择这个模型?基础业务还没形成闭环,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组合拳打法的抓手是什么?
最开始互联网人会重新发明一些已经存在的东西,然后拿这些高大上的词儿去彰显自己的专业。
然后慢慢的,当一个圈子里的人都习惯了这样说话时,你会发现,去掉这些词儿你都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
这又是为什么呢?给大家普及两个概念:组块化策略和功能固化。
组块化策略
人在学习时,会把自己已经掌握的复杂内容进行压缩和抽象,形成一个词语或者短句,方便交流和沟通,我们上学时学到的很多公理、定律都是这样。
比如我们提到惯性定律,实际上我们表达的意思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但是这句话太长,日常交流时引用起来特别麻烦,所以我们都默认用“惯性定律”来表达这个意思。
这就是组块化,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压缩的过程。“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压缩包,它解压出来就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如果两个人都掌握大量相同的“压缩包”时,那么交流时就会频繁使用,而没有掌握这些“压缩包”的人,只能接收却不能解压。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读一些专业论文时,看到一句话,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表达什么意思。
如果很多人都掌握大量相同的“压缩包”,就形成一个圈子,圈子内部的交流,圈外人经常听不懂。
组块化策略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沟通效率。
功能固着
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根蜡烛、一盒图钉,让大家把蜡烛固定在墙上,蜡油不能滴到地上。
所有人都尝试怎么把蜡烛钉在墙上,结果都失败了。
正确的方法,是把装图钉的盒子钉在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里。
大家之所以没发现这个办法,是因为他们认为盒子只是用来装图钉的,不是一个独立物品。
这种对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着。
你使用某物品的单一功能时间越长,对这个单一功能的印象会越深刻,也越容易忽略物品的其他功能。
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在交流时,会经年累月的长期使用共同的压缩包,这种刻板印象会越来越深,如果一下子脱离掉这些“压缩包”,真就无法交流了。
互联网圈儿的人,都享受到了组块化策略的好处(高效沟通)。而且在圈子里呆的越久,对于这些“压缩包”的依赖也就越强,最后就导致了不说人话。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其实要客观的去看待,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或者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想要快速融入一个圈子,就先学会这个圈子的语言。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互联网人常用词语宝典,大家要牢记并且灵活运用:
颠覆、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想主义、技术、促进、野心、鲶鱼、DT战略、全球化、营业额、改变世界、团队精神、知识产权、情怀、脱贫、平台公益、利益共同体、生态化发展、引爆消费力、农村经济、把控能力、专业化人才、战略踩空、无人区、练兵场、倒逼、赋能、耦合、解耦、拉通、落地、共创、拉齐、打法、解法、体系、全链路、对标、对焦、心智、抓手、聚焦、对齐、透出、供给、赋能、对焦、升维、共建 、触达 、融合 、细分、裂变、增长
你要让我分别解释一下,不好意思,我本人长时间使用这些组块化压缩包,甚至忘记了他们的本意…
-end
想了解产品经理、转行做产品经理,从关注公众号:产品经理日记(ID:p_m_diary)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