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产品深似海,从此人生全是坑“。别怕,今天说说如何规避四大坑。
“一入产品深似海,从此人生全是坑“,这是很多产品新同学的深情感慨!的确,在产品实践路上,无论是自己无意识的挖,还是别人给挖,新同学经常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坑。害的自己,要么加班填坑,要么跪求开发帮助填坑,要么被死拍在坑中遭白眼。其实啊,按照一定的规则谨慎做事,很多坑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告诉一下产品新同学,如何规避四个高频的大坑。
一、需求坑
大多产品同学都听过“答案不是一匹更快的马”的故事,我认为应该从这个故事得到2点启示。一是、要学会洞察需求,理解用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二是、业务需求不等于产品需求,产品经理要持续培养如何把业务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并进行产品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产品新同学遇到因需求了解不透,而不得不开发中途变更需求。有一些B端产品,甚至需求调研对象太单一,导致上线后根本满足不了业务需求。出现的这些问题都会归罪于产品经理,导致产品经理恐惧、自责。那么,对于产品新人来讲,应该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呢?个人认为有如下3点。
1、思考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思考路径为“要解决谁的?在什么场景下?什么问题?”按照这种结构化的思考路径,把需求放在场景下去思考,会有助于了解清楚需求背后的真正问题,然后根据真正问题去思考产品需求;而不是把业务需求照搬成产品需求。
若是B端产品,需求方不止一个岗位;产品经理不但要考虑日常操作者的需求,还要考虑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及上下游的业务流程。日常操作者提的可能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而管理者更多关注”管控与降本“的需求,尤其当两个需求矛盾时,产品经理要做好兼顾,尤其是要着重考虑管理方面的需求。针对B端产品,联系需求上下游的业务流程考虑和孤立的看某一个需求,可能最后的产品方案是不一样的,所以B端产品在理解需求时,一定要考虑上下游的业务流程,甚至上下游需求方的使用场景。
2、务必确认需求
“当时不是这样说的呀,我要的不是这样呀”,当需求方说出这话时,经常会造成产品新人一脸无奈。那么如何规避这类尴尬问题呢?就是需要在多个环节做需求确认。在需求梳理完,要确认业务需求;在产品方案初稿完成后,要确认产品需求;在方案评审时,要叫上需求方、技术一块儿评审方案;在产品上线前,要做产品演示甚至试用。甚至,针对比较复杂的需求,在产品方案思路成型后,就需要叫上需求方、技术一起评估产品方案思路。经过这几步,就能避免很多需求与产品不匹配的问题。等产品上线后,就等着成就感爆棚吧,再也不用“救火”了。
3、需求分级:
有些时候,需求方会一股脑的提一些相干甚至不相干需求,这些需求里有些收益不大,甚至是伪需求。所以,产品经理一定按照收益来评估需求优先级。收益高、使用频率高的先做;收益低且使用频率低的功能,根据项目周期再定,建议下期做。需求分级后,一定和需求方进行沟通,并取得共识。
二、产品坑
很多产品新人,刚开始都是做产品的迭代,很少上来就做新产品。做迭代产品的问题在于对产品以前的逻辑有个熟悉的过程,所以产品新人接到需求,评估后要考虑是需要新增功能还是需要优化已有功能。若优化已有功能,就需要考虑是否涉及产品流程的变更,若需要变更,就要慎重;否则,新功能上线后,不能用事小,把原有功能搞坏了事大。
那么,应该如何慎重行事呢?首先,自己翻查产品文档,测试产品所有功能。其次,若负责本产品的原同事还在职,有疑问积极向其咨询。再次,若找不到产品文档,原产品同事也离职,整理好问题,找开发、测试同学去咨询。若这些人全离职了,那就太奇葩了。还有,在涉及到产量流程变更时,还有考虑对该产品上下游相关产品有没有影响。
三、方案坑
如何减少方案的修改次数?是很多产品新人想知道的答案。尤其大方案,上线前就没定过稿,与第一版相比,不但改的面目全非,而且把产品经理的小心心改的遍体鳞伤,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小方案简单,一般改动量小,产品新人也能应付过来。下面说说怎么减少大方案的修改吧。针对大方案,在动手写方案前,建议先画流程图和原型,原型先不必做的太细。拿着流程图和原型,与需求方、技术过一遍;然后,再动手写详细的产品方案。这样比自己吭哧吭哧先写方案,然后再改轻松很多。
除先画流程图和原型之外,在产品方案上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对异常情况、边界极值、极少发生的情况等的处理。只有注意了这些问题,才会减少上线后大量的产品bug。
四、死无对证坑
针对已经确认过的东西,时间久了大家都容易遗忘细节,或一时想不起来。虽然产品经理是一个高度跨部门的沟通工作,每天要处理需求、方案、排期、开发跟进、产品使用答疑等等各类事情;但是,建议产品新人仍要把已经确认的东西有邮件、文档等书面记录。这会避免很多无谓的死无对证之坑,此处细节不再展开,书面的东西如何能帮到你,你懂的。
如上,是笔者认为的产品新人在工作中常遇到的四大坑,可能因团队风格、个人能力多少有差别,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END··················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nwcn.com/3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