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走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之前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所谓新年只是人为的划分,时间是连续的,并不会因为过了一年而产生任何不同。
这当然很对。但是,有这么一个机会,让自己跟过去的一年告别,把过去的拖延、失败、尴尬、不如意,抛在身后,重新开始,或者假装重新开始 —— 又有什么不好?
人是需要仪式感的生物。我很喜欢仪式感,因为它能使我们在慵常的生活里,重新找回内在控制点。
所以,我想借这次机会,和你分享,我对大家的一些新年寄语和祝愿。送你一套工具箱,帮助你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无论过去如何,任何时候开始,都永远不会晚。
希望能给你一个崭新的、抱持希望的、轻装上阵的,2020年。
1. 想清楚
「思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大多数人,也许还真的未能很好地运用这个能力。
原因很简单:大脑总是懒惰的。它喜欢明确的、易得的、轻松的事物,不喜欢迂回曲折的思考路径。
因此,我们总会有这么一个倾向: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对外界的信息过度简化,轻率地贴上自己的理解和结论,并逐渐强化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模式。
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的在思考,而是循着习惯性的路径,用固有的思维框架,产出「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的」结果。
我们常常诉诸群众,诉诸常识,诉诸权威,诉诸直觉,诉诸情感……用这些方式,来掩盖我们「懒得思考」的事实。
所以,新的一年,祝愿每一位关注的朋友,都能学会更好地去思考跟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
什么叫做「更好地思考」?下面跟大家分享一套简便的「思考工具」,可以自行组合、联结,来应对不同的场景和问题。
1)我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需要实现什么?现在还缺少什么?(目的)
2)对于这个举措,我可能得到的收益是什么?付出的风险和成本是什么?(权衡)
3)我能观察到的是事物的全貌吗?我可能遗漏了些什么?(视野)
4)我们所使用的概念定义是什么?我们是否基于共识在讨论它?(定义)
5)他提出这个主张的立场是什么?对他来说有何损益?(立场)
6)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可靠吗?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理据)
7)我的观点是基于什么而形成的?如果我自己要反驳它,能否找到漏洞?(框架)
8)我作出推断的逻辑链条是什么?这些因果关系成立吗?我能否量化其可能性?(推理)
9)这个问题所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它再进一步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根源)
10)从整体来看,这个问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可能引发的变化是什么?(系统)
怎么使用这套工具呢?比如,当你需要作出决策时,可以用1、2、3来思考 —— 以「我是否要跳槽」为例:
1)我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目的)
2)我目前的工作能给我这些东西吗?新的机会又能给我什么?我可能失去什么?(权衡)
3)我的理解和认知是对的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去检验?(视野)
当你阅读或接收信息时,不妨使用4、5、6,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1)他的表达跟我的理解是一回事吗?(定义)
2)他的立场是什么,是什么使得他具备这样的立场?(立场)
3)他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哪些观点是我可以接受的?(理据)
诸如此类。不妨在平时多练习、多「调用」这套工具,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使用方法。
留一道小小的思考题:跟别人讨论问题时,可以组合使用哪几点,来更好地思考呢?
2. 找聚焦
我们总是热衷于给自己设定目标。各种书里、教程里,设计目标的方法论,也比比皆是:SMART法则、目标拆解、年度计划、梦想清单、人生手帐、习惯养成、每日打卡……
这些都很好。但在我看来,多少都有点流于形式 —— 毕竟,做目标的本质,是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准备做什么」。
所以,前阵子有学员问我「您的新年目标是什么?」我说:我从来不做目标。
并不是真的不做目标,而是,我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 也许就是一句话,放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要让这新的一年,跟过去的一年,有什么不一样?
当5年后、10年后,回过头来回顾,我会对自己说:2020年,我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它跟2019年、2018年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比如:
2017年:开了一个社群;写出了一篇很火的文章。
2018年:做了智识营1.0;投资成立了一家公司。
2019年:做了写作课;做了智识营2.0;投资了另一家公司。
2020年:?
做一件不亏,做两件赚了,做三件就得夸一夸自己了。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聚焦」:你可能会有很多想法,很多计划,很多大大小小的目标,但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 —— 除掉每天的日常工作,陪伴家人,娱乐休闲,剩下的时间,如何权衡和分配到不同的目标上?
这个时候,如果你有这么一件「聚焦」的事情,就可以清楚地提醒自己:它是第一优先的,其他一切都要让路。
甚至,如果你在脑子里,时时刻刻放着这么一件事情,你就可以在工作的间隙,在碎片时间里,在发呆的时候,在总结、复盘、思考的时候,想到它,然后问自己:我离实现它,还有多远?
这就叫做「孵化」。实际上,一年下来,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目标,但真正能做成一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它一定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孵化,给它刺激,创造联结,寻找灵感,获得动力,才能落地实现。
它可以是掌握一门技能,加入一个社团,实现某种转型,完成一个作品,开始打响个人品牌……都可以。
但它必须足够有意义,足够让你骄傲,成为你赋予这一年的独特的「唯一性」。
不妨从今年开始,找到这么一件事情,把它放在脑子里,成为你的动力,时时刻刻激励你前进。
3. 慢下来
我写过许多关于「高效」的文章,比如最近这篇:2019年,我的极简高效生活管理法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追求「高效」?—— 其实不是为了「做更多的事情」,而是为了,可以「慢下来」。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追求高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不重要事情上面花费的时间精力,把它们省下来,挥霍在重要的事情上。
以我为例:高效管理任务,不是为了完成更多事情,而是节省花费在「我要做什么」上面的时间精力,让我得以好好思考「怎样做得更好」。
高效管理信息,不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而是省掉记忆和储存的精力,让我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本书,享受阅读的快感。
高效把清单上的事情解决掉,是因为可以腾出一整个周四,好好思考每一句话要怎么写,才能既保证有信息量,又能保证阅读体验。
高效处理家庭琐事,不是因为「家庭不重要」,而恰恰是因为家庭太重要了,因此要省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安逸……
要快,但更要能够慢下来 —— 这才是「高效」背后的本质。
所以,新的一年,我会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分清楚,哪些东西要「快」,而哪些东西,要「慢」。
行动要快,而规划不妨慢一些。不妨想一想:我是在重复以往的路径,还是在尝试新的探索?是别人告诉我要这样做,还是我自己考虑清楚作出的决策?
工作要快,而生活不妨慢一些。想清楚: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是工作为了丰富生命体验,让生活过得更有趣、更快乐些,还是休息为了更好地工作?
为别人做的事要快,而自己的事业不妨慢一些。试着多问问自己:我是否在为别人而活?是否一直在满足别人的要求?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和方向在哪儿?
不用急,慢下来,好好想清楚。这些,才是我们追求「高效」的目的。
4. 深一些
好了,读到这里,我想请你稍作休息,别往上滑,回忆一下:我前面三点分别讲了什么?你能否大致复述出前面的内容?
不妨闭上眼睛,试一试。如果能很轻易地做到,可以在留言区里告诉我。: )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认知空间。它指的是:把一段复杂的信息,在大脑里保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我们总会觉得有些人很聪明,脑子转得快,能够三言两语复述你的要点,能够快速领悟一个复杂的知识……其实他们主要依赖的,就是这种能力。
举个例子:同样一段信息,普通人看到或听到,可能就这么过了,不会在脑子里留下印记;但认知空间强的人,会下意识地对这段信息进行拆解、压缩、打包,把它最大程度地进行浓缩,编码储存起来,留待有需要时再解码、调用。
觉得这样做很累、很费脑?其实,如果习惯了,这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一切可能就发生在1秒内,你几乎觉察不到它。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思维成了跑马场,被一段段新鲜信息冲刷,来了又去 —— 它们都在致力于,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浅薄,越来越「无需费脑」。
所以,大脑无暇理解复杂的含义,无暇产生充分的想象、体验和感受 —— 心理学家 Anne Mangen 的研究发现:碎片化的电子阅读,降低了人们对阅读材料的细节记忆和情节复述能力。
认知科学家 Tami Katzir 的研究则发现:除了理解能力,人的共情能力也会受到阻碍。甚至在小学生身上就已经有所体现。
所以,我希望,至少每一位关注我的朋友,都能用一用脑,让它习惯高速运转,习惯下意识的分析、批判、链接、拆解和整合。
下面这几个方法,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去训练:
1)听别人说话时,试着在心里总结他讲话的要点,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信息;
2)读一篇文章时,一边往下读,一边在心里回忆「前面讲了什么」;
3)看到一个陌生的知识点时,试着在心里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把它重新复述一遍;
4)产生一个想法时,试着去思考它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如何发挥好处、规避坏处;
5)看到一段重要的信息,不要急着记在笔记里,试着给它编一段口诀,把它记住;
6)不要停留在简单浅薄的信息上,多去阅读一些复杂的、艰涩的文本,强迫自己「啃」下去。
其实,如果你试过强迫自己去阅读一些复杂的书籍和文章,你就会发现,回过头去读那些流行的、大众的、低信息密度的文字,会觉得空无一物,难以忍受 —— 这就是认知空间拓宽的表现。
不要让信息在大脑里来去匆匆,多去咀嚼它,让它扎根下来,稳一些,深一些。
5. 去创造
消费主义灌输给我们的一个认知就是:你拥有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你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需要去关注自己的外在和造型;
你想成为一个紧跟潮流的人,就要去追逐时尚、新款;
你想成为一个热爱科技的人,就要去拥有前沿的数码产品;
……
这就叫做符号消费。你通过占有某种产品,来获取它所附加的品牌、故事、情感、认同、归属感等「符号价值」,从而让自己向某种理想中的形象靠拢。
简而言之,买就对了。
这样没有问题。但我更崇尚的一个认知是:你创造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你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别人对你产生什么样的认知,你在本质上归属于怎样一个群体,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你拥有什么,而取决于你能够对别人施加什么影响。
这正是这几年来,推动我不断行动的本质动力。
在我看来,喜欢一个东西,不仅仅要去拥有它、享受它 —— 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浅层的投入。相比之下,我会更愿意去践行它、传播它、发展它,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这才是一种更深层、更有意义的自我定位和认知。
所以我才说:不要消费,去创造。
享受固然美好,但让自己投身进去,去动手做出某个成果,让它发挥作用、发光发热,乃至于成为一个品牌,让你的名字和身份与之绑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这是「小我」和「大我」的区别。
所以,这几年以来,我有意识地简化自己的欲望,尽量让生活更简单一些,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创造里面。
也分享给你。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触动你,去动手做出一些东西。哪怕很稚嫩,哪怕尚未得到大众的认可,也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了成为更理想的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