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精神和财富自由的秘密:理顺三圈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精神和财富自由的秘密:理顺三圈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近周末在上Fortune School的线上课,课程提倡 Fortune = 财务自由 + 亲密关系 + 身心和谐,即 我和财富、我和他人、我和自己的三圈关系 。
《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里作者也将生活简化为5个领域: 健康、财务、关系、情感和人生意义 ,并且认为这5个领域都同等重要。其中财务可以看做我和财富的关系,关系可以看做我和他人的关系,健康、情感和人生意义可以看做我和自己的关系。
想说 如果能把这三圈关系理顺了,想必精神和财富都能达到自由 ,而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嘛?
我们为什么想要财务自由?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这句话可以简单说明:
当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我爱钱,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受。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
但如何达到财务自由,理财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大师兄觉得, 理财的第一步是弄清楚你为什么想要财富自由以及你的财富愿景是什么 。因为只有你真正想清楚这些问题,并且建立了足够的信念,你才会真正的去努力实现财务目标。
关于为什么想要财富自由,你可以尝试着列出十个想要变得富有的理由,具体可参考大师兄笔记微信公号里的 美好生活宣言 – 十一位小伙伴想要变得富有的理由<合辑> 。
关于 财富愿景 , 大家可以试着幻想下在你人生的巅峰时刻,你希望自己的年收入是多少,资产是多少 ? 当拥有这些财富时,你的感觉如何?当财务目标达到时,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和家人、和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
说到这里,大师兄想问,你知道 理财的最后一步是什么吗 ?
简七曾在她的公号发布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1亿元,会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当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答案让人印象深刻 ——“ 如果我有一亿元,和现在过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差别,因为我正活在自己想要过的人生里 ”。
财务目标达成后,生活依然会继续,所以 理财的最后一步是当钱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时,你想要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这其实和理财的第一步是相呼应的,都是 为了理想的人生状态 。
谈了理财的第一步以及最后一步,下面来说说具体的理财方法,大师兄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3步:
1.? 坚持记账,并定期归纳损益表 ,即了解个人或家庭的每月收入是多少、开支是多少以及每月净收益是多少。
2.? 定期整理平衡表 ,了解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情况。
3. 学习理财, 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用钱挣钱 。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资系统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这本书的这张图可以很好的说明,它分为三层:
1) 个人认知以及投资哲学 ;
2) 能力圈、好投资的标准以及投资结构 ;
3) 投资系统。
下面来说说我和他人的关系这圈。
最近越来越觉得 理财其实就是理生活,而理生活很多时候就是理关系 。比如本周六Fortune School线上课里,好几位小伙伴问的关于财富的问题,从本质上,其实是关系的问题,比如夫妻关系、子女和父母的关系等。
想说即使一个人完成了一个亿的小目标,但是他的亲密关系理不顺、存在问题的话,想必他也不可能幸福,这方面来说, 理财就是理关系 。当你的家庭、夫妻、子女各种关系融洽的时候,即使没有那么多钱,想必你也可以活的很自在。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内心都渴望接触——尤其渴望知心的对话。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极度渴望被“企及”——自己的独特性、整体性,甚至脆弱都能被人理解与接纳 ”,这不正说明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嘛。
关于亲密关系的处理,这里分享Fortune School的三条理念给大家。
1. 要改善的是“关系”,而不是人。
2. 负能量不能激发正能量。
3. 我们自己是关系中唯一可控的部分。
我自己的理解是,你不要指望去改变别人或是通过吵架等负能量去改善亲密关系。关系中,唯一可控的只有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沟通、调整自己的方式等来改善关系。
大师兄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小伙伴提出了她自己改善和老公亲密关系的方法—— 站在不同的角度,比如自己、老公或孩子,来思考这个问题,并写出自己的答案:
什么会让你觉得快乐?
比如以我们家娃的角度来看,能让她觉得快乐的事,主要就是有的玩、有的吃、有人陪,而且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陪伴。
说了我和财富以及我和他人这两圈关系,下面说说我和自己的关系。
我和自己的关系,包括我是谁,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我的财富愿景是什么等 一切和自己的身、心相处的事情 。
拿大师兄自己来举例,工作以后,我尝试了很多事情,以此来更好的理解我和自己的关系。
1.? 零基础学过钢琴 :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我,忍不住内心的喜欢与好奇报了钢琴班。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放下了,但经过学习,我认识了五线谱,知道了弹钢琴是怎么回事,已然很满足。
2.? 玩拼布 : 自从跟着一个朋友玩起拼布后,一针一线缝了不少作品,有钱包、小挎包、背包等。后来还报了一个日本拼布证书班的课程,后面等娃稍微大点,再继续玩起来。
3.? 爱上旅行 :自从和卢同学的一次16天的云南游以后,我俩就彻底爱上了旅行。平时周末在家,常常都是说走就走。未来的我们,希望可以走过更多地方。
4.? 读书和写作 :2014年开始我就要求自己每年至少读24本书,到现在六年多了,已经读了200多本书了。我觉得如果你有什么疑问,不妨去书里找找答案,读书有时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样。
生完娃,休产假期间,不满足于只读书的我,竟然给自己定了坚持写作100篇文章的挑选,最后竟然还超额完成了。关于写作一路的历程,可参考微信公号大师兄笔记里的这篇文章: 893个粉丝,100篇文章,2019写作目标提前完成 。
上面分享了大师兄对自己探索的几件小事,下面来说说核心价值。
话说经过思考,总结了现阶段大师兄的核心价值是: 自由、家人、成长 。其中自由,指时间自由和财富自由;成长指个人成长、终身成长。小伙伴们也可以探索下和自己的关系,总结下自己的核心价值。
今天为大家分享了我和财富、我和他人、我和自己的三圈关系,大家可以好好理一理,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看透再下手,不熟咱不碰——《巴菲特之道》读书笔记
芒格写的书有两本,分别是《穷查理宝典》和《芒格之道》。
1、《穷查理宝典》
该书收录了芒格多年来的演讲和思考,是一本涵盖广泛的工作和生活指南,其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成功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在投资方面,芒格主张避免过度交易和短期投机。在管理团队方面,芒格主张建立强大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等等。
2、《芒格之道》
在这本书中,人们可以深入地了解芒格如何将自己的智慧和领导力应用于两家公司的运营中,他的讲话内容不仅展示了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更展现了他对待人、对待事的独特态度和价值观。这本书告诉人们,在投资领域中,具备健全的常识意味着要具备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管理意识,同时也需要对于行业和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芒格的个人生平简述:
查理·芒格(1924年1月1日—2023年11月28日),美国投资家,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曾担任蓝筹印花公司的主席。
17岁时,芒格曾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并直接进入加州法院当了一名律师;1978年正式担任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2022年5月,芒格获得连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2023年10月29日,芒格进行了播客首秀。
lollapalooza效应什么意思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来自于三位智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他们都执着于通过分析企业运营状况来评估未来的市值,低买高卖。差别在于,格雷厄姆倾向于寻找已经被严重低估的“烟蒂”。即便买入后立即破产清算,也能毫无风险的赚上一笔。费雪和芒格倾向于寻找未来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优秀企业。买入后长期持有,通过复利获得巨额回报。巴菲特的风格正是这样转变的。
这本书稍微提到了一些人物故事。整体还是偏方法论,于大原则上已经非常透彻了。前11章直接撕掉。12章是小传,也没必要看,感兴趣可以读《滚雪球》,那本更详细。13到18章可以反复读,直到实操时能完全领悟。19章是巴菲特的战绩和原则总结。以及后面附录都没什么读的必要。
格雷厄姆凭《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两部巨著奠定了开山鼻祖地位,这两本书务必另外去读。他的理念要点节选如下:
1、 关于投资的定义 :“投资是经过分析,可以承诺本金安全并提供满意回报的行为。不能满足这两点的就是投机。”
2、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大多有 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分红 的特征。并且一般都不是市场追捧的热点,长期受市场冷落。
3、格雷厄姆建议以“ 安全边际 ”去挑选股票。对于公司未来成长充满信心的投资者如果将股票纳入组合,可以考虑两种情况: ①在整个大势低迷期间买入股票;或②即便在大势并不便宜的情况下,购买那些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 。第一种的难点在于时间点不可能人为控制。它需要投资人使用一套公式去判断市场何时低迷。而这低迷将持续多久也是不确定的。当市场标价公平时,投资者买入也无利可图。等待市场调整,可能令投资者空耗时间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由此,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将精力放在第二种,寻找那些低估的股票,不用理会大势高低。投资者需要有方法分辨出哪些股票的价格比其内在价值低。运用数量分析勾勒出低估股票的方法,在《证券分析》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4、金融分析并非一项精确的科学。一些财务的数量指标,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资产和负债、利润、分红等的确有助于分析。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一些不易计算,却对决定公司内在价值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两个是 管理层的能力 和 公司的性质 。格雷厄姆的问题是:在它们身上应该花多少精力? 巴菲特对这点的总结为: 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5、因此,格雷厄姆经常提到两项投资原则:一是 不要亏损 ;二是不要忘记第一条。他将“不要亏损”的理念分为与安全边际有关的两个部分:①以 低于公司净资产2/3的价格 买入公司;②专注于 低市盈率 的股票。 但在牛市时,这样的股票少之又少。1976年,格雷厄姆修正了买股票的标准:一个十年的市盈率乘数,股价是前期高点的一半,另外参考净资产价值(我要读完证券分析再回来解释这句话)。
费雪的理念要点节选如下:
1、超级利润有可能从如下方式获得:(1)投资于那些拥有 超出平均水平 潜力的公司;(2)与 能干的管理层 合作。一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必须“具有足够市场空间潜力,才能具备多年大规模增长的可能。”
2、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是否依赖新增投资。如果一家公司的成长是由大量新增投资所致,那么股本的增大将摊薄现有股东的利益,使其无法分享成长的好处。一家高利润率的公司应 具有内生性产生的现金流 ,这些资金能维持公司的成长,而无需稀释股东的权益。
3、公司是否有忠诚可靠的管理层?管理层能否担得起股东的信托责任,或他们是否仅仅关心自己的利益? 有个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得出结论,费雪建议,看管理层与股东们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好公司还是坏公司,都会经历困难时期。通常,当情况好的时候,管理层会畅所欲言;但当经历艰难时,有些公司会三缄其口,而不是开诚布公地说明遇到的困境。从管理层面对困难的态度,可以得出很多公司未来的表现。
4、注意信息的搜集。尽管人们不愿披露当下服务的公司内幕,但对于竞争对手的情况倒是毫不吝啬。因此很多消息完全可以从其对手那里得到印证。
芒格的理念已经与巴菲特完全合二为一了。可以总结为巴菲特投资方法12准则 :
1、企业 是否简单易懂 ?(巴菲特从不碰他不懂的企业,比如高科技股。因为不知道到底能估出多高价值。如果你懂,那没问题。)
2、企业 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最好的回报来自那些多年稳定经营提供同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重大的变化很难伴随优秀的回报”。对于现在正在解决难题的企业,经验告诉我们,转机很少发生。一个在合理价格上的好企业,比便宜价格的坏企业更有利可图。)
3、企业 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巴菲特将经济的世界分为不等的两部分:少数伟大的企业——他称之为特许经营权;多数平庸的企业——多数不值得购买。 他定义特许经营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①被需要或渴望;②无可替代;③没有管制。“一个伟大企业的定义至少是伟大25~30年。”)
4、 管理层是否理性 ?(很多管理层见不得手中有盈余,会想方设法把钱投出去。但整合和管理一家新企业很容易犯错,巨大的代价将由股东支付。 投资者得到现金分红好过企业留存盈利并进行低效率的再投资。 如果没有弄懂分红的真实价值,那么第二个方法——回购股票,也是有效的好方法,虽然在很多方面,它的效果是间接、无形的,不会立竿见影。 同时,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也能创造良好的回报。那些依靠高杠杆负债而产生高回报的企业令人担心。)
5、管理层 对股东是否坦诚 ?(报喜不报忧的要慎重)
6、管理层 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 (是否有魄力改善不合理的“传统”、“惯例”、“前任策略”……并非一定要变革,而是要及时做有益变革)
7、重视 净资产回报率 ,而不是每股盈利。(很多企业都会保留未分配利润,这将导致每股盈利表面上增大)
8、计算 真正的“股东盈余” 。(股东盈余=净利润+折旧和摊销-资本支出)
9、寻找具有 高利润率 的企业。
10、每一美元的 留存利润 ,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每一元未分配利润,应当使得市值至少上涨一元,越高越好。否则,该利润的留存就为使用不当)
11、必须 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市值预估=股东盈余/折现率。巴菲特常用美国长期国债利率6.81%作为折现率。这被他视为无风险投资利率。不同时期、地点应当使用不同的折现率计算出估值范围,而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
12、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 折扣价格 购买到? (“无论一个投资者基于什么估值、什么原则买股票,无论公司成长与否,无论盈利呈现出怎样的波动或平滑,无论相对其当前盈利、账面值而言的价格是高是低,投资者应该买入的是,以现金流贴现方法计算后,更便宜的股票。”只有到了这最后一步,巴菲特才开始看股价。)
lollapalooza效应是芒格的“好上加好效应”,包括纪律、耐心、果断。这些特征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能带来正效应的威力巨大的临界物质,这种正效应就是芒格著名的“好上加好效应”。芒格取得的成绩来自他所称的“不断寻找更好的思维方法”和愿意“预先”进行严格的准备。
芒格的成功也来自多学科研究模型所带来的非凡成果。查理的成功要归功于那些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他的基本人生哲学就是“好上加好效应”,要注意的是巴菲特与芒格这对黄金搭档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在过去40年里,因巴菲特和芒格,伯克夏股票以年均24%的增速突飞猛进。
扩展资料:
lollapalooza效应提出者:
查理·芒格是lollapalooza效应提出者,也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透明度低,其智慧、价值和贡献也被世人低估。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进入加州法院当了一名律师。
开始投资于证券以及联合朋友和客户进行商业活动,其中一些案例已被编入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经历一次成功买断后,芒格意识到收购高品质企业的巨大获利空间,“一家资质良好的企业与一家苟延残喘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一个接一个地轻松作出决定,后者则每每遭遇痛苦抉择。”
芒格此后开始涉足房地产投资,并在一个名为“自治社区工程”的项目中赚到人生的第一个百万美元。但有趣的是,伯克夏却不做房地产投资。从1978年起,担任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至今。
百度百科——查理.芒格
关于“精神和财富自由的秘密:理顺三圈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