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国内主流iOS市场工作了两年的运营人员来说,见证了从应用时代到手游时代的转变,也许久没有看到关于应用圈推广的文章被大范围转载。自己想从渠道角度来分享一下工作这两年对于App推广的一些想法。 grace在她的文章中,有提到:“有一个普遍性问题:渠道的引来的量越来越小,刊例发过来的价钱却一季比一季高。点解?”有一个朋友截图问我何解。 其实很好解释,从传统行业角度来看,不管是降价促销还是买二赠一,基本上只出于一个原因,就是家里的东西卖不出去了,没人要了。 从行业角度来看,且不说移动互联网有多少泡沫,最起码表面上还是蒸蒸日上的,大家看起来都过的很好,但凡有点名头的渠道,会承认你家东西没人要么? 其次,手游所赐,有流量的不管是渠道还是已经商业化了的App,收入都在往上走,销售人员的KPI自然不会低,刊例价格自然也不会低。 再次,虽说流量入口分散了,但应用市场还是被普遍认为流量集中的一个地方,于是不缺广告主。 也正因为流量入口分散了,于是单个激活成本变高了,但还是前面那句话,大家都在往上走,大家的价格都提高了,在每家做的激活成本也就都高了。最后的结论就是,目前的行业情况就是如此。 关于App推广,有很多所谓的干货,分享自己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情况。我也从渠道的角度,来说说自己遇到的种种情况,以及一些建议吧。 一、关于首发 这是在安卓类市场中一个很主要的推广方式,iOS市场中玩得比较少。原因很简单,iOS应用中真正意义上的首发,基本都被贡献给App Store了。对于CP而言,求首发等同于求量。 渠道有更多的考量因素,首先考虑的就是首发的应用是否足够受欢迎,或者在本市场的已有下载量是否足够大,或者能否提供活动资源,媒体宣传来配合首发。 不要把每个合作都看成是单向的,渠道拒绝产品的首发也不是因为看不起,或者故意找借口。 曾经遇到一个情况,某CP找我,说想做首发,我说真没位置,对方回复说没关系,给我放个小位置也可以,量少没关系。当年年幼无知,信了这句话。哪曾想,在首发过后,那哥们到处说,我去,在XXX市场做首发量就这么点儿,无语了。然后就被当成干货传播了。 二、关于交流 grace也有提到,善交流。直奔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有些人经常问我在吗?在吗?但就是不说事情,急死我了……有时候回复了个在,对方也回了我句,请问你是什么渠道?直接泪奔了。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你了解你准备交谈的渠道吗?只需要基本了解就好,最起码对方的产品是什么,你得装上,官网是什么,是不是PC和手机都有产品,是安卓渠道还是iOS还是都有。 我喜欢的交谈的基本步骤是—— 1、互换名片——说一下你过来的合作目的,稍微介绍一些你的产品,或者给个链接看看。如果是换量,给你一份合作文档,你也说一下你能提供的每日量级是多少,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位置,需要我提供什么样的素材。 2、如果是资源合作—— 罗列一下你能提供的资源,让市场来做选择。因为每家市场对于什么样的资源适合我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可以合作,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合作,平常多交流, 下次再争取。遇到过一些开发者,在被反馈不能合作的时候,大倒苦水,有说渠道欺负人,也有上升到人身攻击的。何苦呢? 三、关于其他 我想把SNS,PR等都归类为其他。现在下载App的方式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翻着排行榜,翻着首页推荐下载的。现在都是看到哪里说XXX好玩,就去市场上搜索下载了。渠道的推荐位置是有限的,搜索的流量是无穷的。 做好曝光,做好长尾,维护百度问答,微博,微信等,都会帮助你在百度和市场内的搜索引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用户。若曝光做足,首发和其他市场上的合作,也都会变得易于执行。 另外,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推广方式。一个姨妈类App和一个招聘类App的推广方式绝对是不一样的。应用市场不是绝对神器,你真的懂手上产品的基因吗? 四、没有绝对的干货,只有相对的努力 什么是干货?一般来说,A会把B的成功推广列为干货。但A又不是B,产品不一样,人员不一样,最多A可以感受到,哦,可以这样啊,但能不能成为B那样,谁说的准。案例分享会中,B是不会把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都告诉大家的。即使告诉了,有多少能够感同身受。 五、写在最后的话 推广真不易,多把玩把玩这个市场上的产品,多思考和总结,选择适合自己的推广道路,才是真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