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信息流优化师,很羡慕那些人缘好的!
因为憋不出来创意时,就可以去找新媒体小编帮忙…再也不用熬夜了…
怪不得我们的发际线越来越低!创意在整个信息流的重要性大概只有30%,却占据了我们90%的时间,天天熬夜能不脱发嘛!
来,向你们分享几招敲好用的信息流写作技巧!
一、目标群体描述
想象一下:你处在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中,最有效获取你注意力的方法是什么?
没错,喊你的名字。名字相当于是我们处于社会角色的某一代表,同时和我们自身也息息相关。
同理,信息流就好比是一个嘈杂的大环境,用户都处于这个环境中,那么想要快速获取目标用户的注意力,无疑于就是喊用户的名字!
但,喊名字只是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为用户建立一个典型形象,从而与用户产生共鸣,让用户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那如何为目标用户建立典型形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01、描绘用户画像
典型形象,其中典型可以理解为用户画像。
比如,某某,性别男,G地区,硕士学历,技术宅,月收入在2w左右,喜欢动漫,在半夜比较活跃。
举个例子。
假设,你推广的产品是自考学历培训机构,目标用户为对学历有需求的上班族,多集中在北上广地区,那在投放信息流时,创意就可以这么写:
在北京工作的人注意了,没有本科证,工资竟然比同事少这么多。
“在北京”就是对目标受众的一个描述——就跟在嘈杂的房间里,刚好有人叫出你的名字一样。
通常,用户画像太过广泛,但基本上我们可以遵从以下几点:设备、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兴趣爱好。
02、不同维度描述用户
除了用户画像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维度来出发。
用户目标、用户性格、用户痛点等。
其实,这也可以归结为用户画像,但避免太过繁杂,所以,我就分开来说了。
举个例子。
假设,你推广的产品是美国房地产,现在购买富人区房产首付不过18万。
如果让你根据这些信息写一条创意,你会怎么写?
我们前面讲了根据不同维度思考创意。那在写这条创意时就我们可以先尝试着从用户目的来出发。
用户目的:通常在美国买房产,用户目的可分为两类:想迁移美国或纯粹投资。
我们假设用户只是想在美国安家,那从用户这个目的来出发,创意便可以为:
想在美国拥有独栋别墅?富人区首付不过18万。
再或者从用户投资目的来出发,创意便可以为:
手头有100万闲钱的人,在美国投资富人区房产首付不过18万。
二、反差冲击
现在才知道,北京名校学区房,首付竟然才70 万。
类似这种创意文案体,各位优化师感觉熟悉吗?
像这种文案虽然满大街都是,但是很好用!比如上面例子,它首先强调了房产对于用户的价值“北京名校学区房”,然后用“首付竟然才70万”——低价格——进行对比,从而对用户的心理造成冲击。
类似的文案体还有:步行就能到国贸房子仅剩30套,上班族都在抢。
这一文案同样使用了对比,将具有“步行就能到国贸的房子”这一价值的房产与“仅剩30套”所描述的稀缺性进行对比,从而对用户心理造成冲击。
聪明的看官,想必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上述两条文案都用了“反差冲击”!
而这也是兔子即将要表达的。“反差冲击”通过对产品价值的放大描述,形成与消费者预期的反差,从而对用户的心理造成冲击。
那如何去去描述产品的高价值才能对用户形成反差冲击呢?
那就是根据用户使用产品场景来出发。
举个例子。
在推广房地产时,大多数人对于房产的直觉反应是价格越高代表的价值就越高。
因此我们往往会看到下面这种文案:
价值500万的房子,首付不到100万,还不快来抢?
但真的会买吗?这么写想必只有那些土豪会购买吧。
有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特定场景下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
现在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如果现在你需要在十分钟内赶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给你两个交通工具的选择:时速100km/h的大众和时速10km/h的坦克,你会选择哪个?
毫无疑问,是大众!因为场景需求的被迫性。
那现在,我们再来看那个房地产案例。此时我们在写房地产创意时,就不用价格来突显高价值了,便可以根据对不同场景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程度来出发,像:学区房、海景房等等。
记住,在撰写信息流文案时,不妨多想一想:
▲ 产品的价值是什么?
▲ 创意真的是用用户需求在描述产品的价值吗?
三、行业典型代表
在第一个套路中,我们了解了如何用目标人物代表来写创意。
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行业典型代表来写创意。
通常行业典型代表可以分两类。
01、正在从事这件事情的典型人物
通常正在从事这件事情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与行业强相关的人物。很多时候提到这一行业,人们的第一联联想往往是他们。
比如说,在地产行业中,典型代表是地产大亨、房产经纪人、中介、房东等;
在教育行业中,典型代表则是直系学长、清北名师、学霸、学渣、邻居家孩子等。
找到典型人物之后,针对这些典型人物,塑造秘闻感。
比如:
▲ 地产巨头们悄悄入手了这些房产
▲ 中介不想告诉你,北京这些房东的二手房急脱手
02、当地人
在人们的印象中,当地人往往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同时会做出不同于外地人的行为,表现得非常“内行”。
关注当地人的行为的人,心理上也会觉得自己拥有了这样的信息优势,从而产生优越感。
在写创意时,便可以利用用户的这类感觉。
比如:
▲ 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告诉你张家口哪些景点必去不可!
1、损失规避心理
▲ 现在才知道,没有本科证,居然比同事工资少这么多!
▲ 闺蜜工资涨了1万,原来是在这修了本科!
各位看官,觉得上述那条文案点击率更高?
选第二个的,请乖乖去面壁思过。
其实,上述两条文案只不过很简单地应用了“损失规避”这个心理!
从表面来看,第一条和第二条创意基本没问题。唯一的区别点是第一条文案强调损失,而第二条文案强调收益。
而这恰恰也是他们点击率相差1.92倍的原因!
损失规避,这个营销理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在写创意时,应用过?
所以,各位看官注意了,以后能用损失表达的文案不要用收益!
举个例子。
原:学霸的考研复试资料免费送了,让你轻松考过!
修改后:幸好拿到这里的考研复试资料,不然又得重新考一年。
由于损失规避大家都情况,我就不详细说了。
以上,便是撰写创意的四种套路。
▲ 目标群体描述
▲ 反差冲击
▲ 行业典型代表
▲ 损失规避
其实,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套路都似曾相识。创意并不难,重要的是我们要擅于思考。
来源:厚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