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完整版:策略策划的终极方法

万字完整版:策略策划的终极方法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非常有幸亲身经历了互联网大厂从0-1的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从没如此深度的参与过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很多光鲜靓丽的风口项目,如果扒开表皮去看里面是一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和战斗史。

而在一场又一场紧张激烈的市场抢夺战中,逐步突破了我对业务、对市场营销广告、以及对策略策划的认知茧房,也更能理解老爷子奥格威为什么会说出 “We sell, or else” 这样的经典名言。

接下来会主要针对过去一年多我在策略策划领域一些新的收获,以更深入、更实战的角度将去年那篇策划方法论的文章,进行全面的升级和补充。

这篇文章主要会从“策划概念理解、营销策划的框架、策划的四个主要阶段、策划人日常充电”这几个维度,对策划方法论进行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讲解。

一、策划相关概念理解

在制定市场营销计划或广告传播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借用一些覆盖范围广且又宏观的概念词语、以框定思考的核心主题和大方向,譬如“战略,战术,策略,策划”就是在写方案或脑暴时最常使用的几种概念。

然而即便是从业多年的营销广告资深人士,也很难简练清晰地解释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区别;正因为它们过于抽象,导致不同的人心里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因此需要先把这几个主要概念介绍清楚了、理解通透了才能往下一步走。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讲概念很虚,不如直奔主题来点实际的,殊不知信息理解的对等是良性沟通的基础条件。当两个人对于信息的理解不在同一频道上时,沟通中就很容易造成鸡同鸭讲、谁也不赞同谁的尴尬局面。

官方对战略的解释“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谋划的长远规划,是远大的目标,往往规划战略、制定战略、用于实现战略的目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提炼几个最关键的词:全局、长远、目标。因此战略可以理解成是企业从全局考虑而制定的长远目标。

策略是战略的重要实施环节之一,通常包含“分析和思考企业现状、找到问题和困难所在、提出解决方法”这三个部分,是一种“WHY为什么”采取这种行动的思考逻辑。因此策略可以理解成企业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

战术是基于战略目标和策略方法的大帽子之下,一些具体的行动方案,比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战术可以理解成企业依据战略和策略,而采取的具体执行手段。

相比于“战略策略战术”,策划的普适性更强和运用场景更多,任意一种计划性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策划。

因此我认为策划方案更多是企业制定的一套完整的计划体系,它既可以包含战略、策略和战术之中的全部、也可以只包含三个之中的某一项。

我们举一个买票回家过年的例子,来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小石是在上海工作的长沙人,春节临近却还没过年回家的票,那他需要如何布置买票的战略和策略才能顺利回家过年呢?

首先,他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回到长沙陪父母过春节。

然后他基于整体现状进行了一次策略性的分析和思考:春节期间飞机票太贵,远远超出了自己能承担的范畴,果断放弃;火车票非常紧张,能不能抢到全靠运气,只能作为备选。

他忽然想到前阵子的湖南老乡群,看到有人寻找会开车的伙伴搭顺丰车回家,从上海到长沙一千多公里路、几个人换着开既轻松又安全,同时还能一起分担油费。

综合考虑下来,搭老乡的顺风车是最靠谱也很合适的方式,因此“搭乘老乡的顺风车”就是他回家过年的核心策略。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战术执行的事情了:在老乡群、朋友圈、社交平台等找到寻找开车回家过年、且需要同伴同行的老乡;协商好回家的日期、路线、邮费分担、交换开车等重要事宜;提前准备好路途中所必需的食物、牛奶、水和饮料等补给……

而以上“回家过年的战略目标、搭老乡顺风车的策略、联系老乡/协商事宜/准备补给等执行战术”组合而成的计划体系,就是一套完整的策划方案。概念梳理清楚之后,下面将重点围绕着市场营销中的策略策划继续讲解。

二、营销策划的框架

大家都知道营销的底层逻辑是对消费者需求和冲突的洞察,而谈到营销策略策划的框架,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是搬出远古时代的“4P”模型最为适合。

1. Product 产品策略

既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深入研究,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企业的产品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跟着市场环境改变和消费者喜好不断迭代。

拿两轮电动车举例,早几年前大马上路上跑的以电轻摩居多,因为相比电动自行车,电轻摩从各方面(动力、续航、速度、空间、外观等)均拥有压倒性优势,电自只能覆盖小部分女性和老年人市场。

对于电动车企业而言,其产品策略一定是设计多款电轻摩作为主推爆款、辅助少量电自为补充。

而这两年很多城市出具了新政策,只允许速度更慢、安全性更高、符合新国标的电自上牌,因此电动车企业的产品策略也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Price 价格策略

既根据产品成本、市场定位和竞品定价等,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和企业盈利目标的价格。

定价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成本,而在于消费者对商品产生的价值感,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价原则叫做“价格瞄点”:就是把自己的商品跟其它商品以特定方式产生关联,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判断。

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星巴克卖矿泉水,在星巴克你会发现摆放的依云矿泉水卖到了20-30元/瓶,有机构特意找星巴克的员工调研过:矿泉水基本上没人买。那为什么还要摆放到店中非常显眼的位置呢?

这里面就用到了价格瞄点的原则,首先依云矿泉水作为贵族水能够营造一种高端感的环境,提升了用户心理对咖啡的价值感知;其次星巴克的咖啡价位是30-40元,当消费者发现一瓶矿泉水也要30元,对比之下就会觉得同样30元咖啡的性价比非常高。

3. Place 渠道策略

既选择哪些售卖渠道的组合,渠道通常要能够精准覆盖消费者的触达场景,这也是为什么像电脑城、五金城、花卉市场、美食街等,竞争同行集中在一块地盘做生意的情况非常普遍。

线下最常见的售卖渠道有“自营门店、卖场货架、商超专柜、售卖合作点、异业合作渠道、地推点位、快闪店”等。

而线上渠道常见的有“官方商城/APP/微商城等自有渠道、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传统EC渠道、严选众筹/必要商城等创新渠道、有赞/小程序/抖音小店等社交EC渠道“等。

4. Promotion 促销策略

既利用怎样的宣传和促销手段,让消费者完成“知晓—兴趣—购买—推荐”完整的转化链路;因此优秀的促销策略至少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是偏传播层面: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让更多人知晓且产生兴趣,好比传播创意和活动、传播媒体、Social互动、PR宣传等。其次是偏转化层面的:制定有吸引力的促销政策提升消费者购买几率,常见的有限时特价、满就减、裂变分享领优惠券、老带新享福利、砍价拼团等。至少在目前看来,任何的市场营销行为,都离不开4P这个大的框架。1. 策划第一阶段:研究业务

在正式动手写方案之前,通常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会花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做到越资深的策划人,会发现花在写PPT上的时间越少);因为在你打开PPT的时候,框架和思路一定已经想的非常清楚了,方案只是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进行细化。

下面介绍策划方案第一阶段阶段需要做的事情(部分内容直接沿用了去年的精华):

1)理解需求和目标

任何一份方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或“产生作用”而存在,所以在正式写方案之前,跟需求的提出方进行多次反复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清楚这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营销方案的目的通常包括:市场和用户研究?品牌策略和定位?品牌活动?竞品分析?消费者洞察?新品上市推广?促进销售?流量和用户运营?广告传播和创意?Social营销?媒体投放计划?PR公关宣传?等等。

拿某奢侈品牌A举例:疫情的全球蔓延让奢侈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A品牌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熬过这段时间活下来,所以A品牌的需求和目标可以拆解为两大部分:开源和节流。

在目标清晰的条件下,就可以顺利找到正确的策略思考方向。

譬如开源方面,可以线上做直播开辟新的销售模式、培训店员做私域流量运营、适当降价打折保证现金流等。

节流也有诸多方式,如关闭盈利情况不佳和疫情重灾区的门店、减少品牌市场的广告预算挪给EC电商部门、取消年度大秀等。只有在充分理解需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找到方案思考的角度,确保大方向不会出错。

2)整理资料并消化

有了大方向之后,为了熟悉项目的整体情况,就需要去整理和搜集大量的资料。

比如做一份品牌定位方案,通常需要的资料包括:市场环境和趋势,政策大方向,社会文化背景,品牌和产品的介绍,竞争对手的品牌和产品,竞争对手的市场动作,消费者的属性和行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不一定有现成的,可能需要调研后获得)等。

搜集报告的网站有199IT、艾瑞网、Useit知识库、发现报告、CBNdata、企鹅智库、易观智库、阿里研究院等;搜集营销案例的网站有数英网、梅花网、TOPYS、网络广告人社区、广告门、Socialbeta等。

当然像百度、知乎、微信等也是非常好的资料搜集平台,不过搜索关键词的使用是很有讲究的一门学问,平时需要有意识的锻炼搜集资料的功力。

虽说整理搜集资料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只要熟练掌握一些搜集技巧、后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对许多策划人来说,消化资料才是一件苦不堪言而又繁重的工作。

在短时间内不但要看完所有资料还要进行理解消化,既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但这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对后面的Idea输出提供充分的弹药支持。

3)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有些资料是我们可以拿来即用的,像品牌和产品介绍、市场环境和趋势等。但大部分资料必须进一步研究分析,才能够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或者展开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比如拿到竞品的市场宣传资料时,我们就得去研究它的市场策略是什么?有哪些常用的营销玩法?哪些地方做的好值得借鉴?哪些地方做的不好需要规避?等

再比如拿到消费者的基础资料,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消费者基础属性,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焦点小组、1V1深访等定量和定性的手段,去调查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了解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因。

研究和调查工作极其考验营销策划人的功力,通常只有经验老道的策划人才能熟练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并通过调研的结论快速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当然初级策划人只要多学多练习多思考,在过程中也会颇有收获。

2. 策划第二阶段:输出策略

第一阶段对营销目标的充分理解,对资料的整理搜集,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调查,通常会耗费我们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些都是在为第二阶段的策略输出做准备,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调查才能精确提炼出方案的核心策略,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

4)精准提炼核心课题

美国通用汽车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楚地提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在处理任何工作和事情当中,认清核心问题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核心问题的提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是否顺应了行业市场大环境和主流的社会文化?品牌传递的理念、产品满足的价值的方向是否正确?跟竞争对手相比,企业是否具备绝对优势或独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定义是否准确、还有哪些潜在的消费群体?等

还是拿前面的奢侈品牌A来举例:关于开源节流的方式前面提到了有很多,但哪些手段是最有效的?哪些手段可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启动线上直播带货、加强EC的投入、培训店员做私域流量运营等是可行的方式。

但具体选择哪个作为S级的战术全力投入,需要进一步的小范围测试才能知道,因此对于品牌A来说,今年最重要的核心课题就是:测试出最行之有效的开源节流方式。

提炼方案的课题就好比医生给病人问诊,先让病人做一些检查、询问身体的症状,诊断清楚核心的病因之后再对症下药,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5)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诊断出了问题所在,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呢?通常甲方企业和乙方Agency都会有一些成熟的方法论来解决营销问题。

譬如奥美的“360品牌罗盘”,罗兰贝格的“PROFIL消费者价值模型”,李奥贝纳的“Humankind品牌模型”,智威汤逊的“Total branding 全程品牌管理”,以及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增长黑客、流量池、长尾理论等都是颇具权威的成熟方法论。

掌握的方法论越多,并把这些方法论融会贯通、搭配使用,那么问题解决的质量就会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如果一位武林人士学了很多功夫,衡量他能否真正成为武林高手的标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招式,而是看他忘了多少。

因为忘记的过程就是理解融合的过程,只有做到理解并灵活运用才算真正的掌握。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招胜有招,道理同样适用于工作当中。

我这些年在工作和学习不断的总结思考,也累积了一些个人非常适用的营销模型、思考模型和做事模型;这些模型平时储存在我的脑子深处,当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把相应的模型调取出来解决问题。

下面着重详细介绍营销人最需掌握的“洞察”思考模型,首先我们要清楚洞察的本质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客观现象,发现背后的原因和道理”,观察是眼睛可以看到的表面现象,洞察要抽丝剥茧之后才能挖掘到的深层次原因。

洞察的研究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维度,定量研究解决WHAT是什么的问题,定性研究解决WHY为什么的问题。

洞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步来:第一步根据目标来设计洞察的焦点,第二步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工具开展洞察执行,第三步根据调研出来的资料和数据提炼核心结论。

(洞察的思维模型示意)

这些模型的积累主要靠三种手段:

学习一些经典好用的模型 ,学以致用并不断练习掌握。在别人提出的模型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进 。在实战当中不断积累勤加思考,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模型。3. 策划第三阶段:细化流程

企业遇到的问题清楚了,该实施的解决方法也出来了,接下来就要细化出具体的执行方案和节奏、同时对整体方案的逻辑进行梳理。

6)细化执行方案

“策略一时爽,执行火葬场”是很多策划人喜欢用来自嘲的一句话,这说明在策略和执行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策略的制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落地的执行方案也是重中之重。

在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当中,策略之下的执行方案通常可以涵盖以下版块:

内容创意产出,常见的有Slogan、TVC、主KV、海报、H5、互动游戏等线上线下传播物料;活动宣传,常见的有跨界营销活动、促销活动、消费者互动活动、裂变活动、快闪店、地推等;媒体投放计划,传统媒体有电视、户外、电梯、杂志、灯箱等;还有各类网站和APP、程序化DSP、智能电视、电视剧综艺植入等数字化媒体的投放;Social传播,通常包含Social平台自媒体日常运营,以及有话题有互动的Social传播活动;前者偏用户的日常维护沟通、后者偏向更加整合的营销Campaign;PR公关宣传,常见的有线上线下发布会、事件营销、KOL造势、PR宣传稿、CRM管理、舆情监控维护等。

不过完成如此庞大的一份执行方案,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非常多,再牛逼再全能的策划师,也不可能依靠一个人就能扛下方案中的所有内容。

此时策划师就得出面担任项目Owner的角色,去协调其它相关部门的人力和资源,共同把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比如Slogan、TVC脚本、活动创意等需要跟文案一起讨论;主KV、活动demo、TVC分镜头等物料得设计出面制作;媒介策略、投放组合和效果预估等需要媒介来完成。

而涉及到开发的线上互动H5、小游戏、小程序等,要提前跟技术部门确认功能上能否实现;同时Social内容、运营转化活动、直播等,最好邀请新媒体运营共同参与策划。到底为止,一份策划案的初稿已经基本完成。

7)梳理方案的逻辑

经验不足的PPTer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想到哪说到哪。结果听众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自己脑子也是一片混乱。避免这种思维凌乱的现象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一些逻辑化思考的方法,如PDCA原则、5W2H原则、SWOT分析理论、时间锚顺序等。

做PPT的梳理归根到底考验的是思考的逻辑,因此必须想清楚PPT通过怎样的逻辑来呈现,才能让别人跟上自己的思路?才能让信息容易被别人接收?

比如在一份策略性的方案中,我们提出了要借助大量明星和KOL种草的建议,那在这之前可能需要借助各种数据和资料推导这个建议的科学性,而后面也要引用大量的成功案例来论证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样才会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但如果是接下来的执行方案,可以根据5A的思考逻辑规划出一条完整的消费者转化路径“Aware了解 — Appeal吸引 — Ask询问 — Act行动 — Advocate拥护”,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执行计划“选哪些明星和KOL、在哪些平台上种草、种草的方式、种草的时间和节奏等”

这是一项需要长期锻炼的能力、也很难用一言两语讲清楚;因此推荐大家看一本书《金字塔原理》,既可以培养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也能锻炼一种结构化思考的能力,相信看完之后一定会有收获颇多。

4. 策划第四阶段:提案准备

对方案的故事线进行包装,为提案做准备也是让一份方案实现升华必不可少的步骤,光自己想明白了可不行,只有让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别人理解和接受,才能算一次成功的策划。

8) 包装故事线

做PPT是一门故事化的艺术,同样讲一件事情,用故事来进行包装和讲述,一定比直白的讲解一些概念或专业知识更能让人记住。

在一次公司分享中,我们团队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模型和性格特征,化身成电影《疯狂动物城》里面的动画角色,然后以相应动画角色的口吻来阐述我们的PPT;最后我们成功把一次非常专业、枯燥的分享worshop,变成了一场新颖有趣的故事会。

马爸爸当年做大学老师的时候,基本没有学生逃课,甚至很多其它专业的同学主动来旁听。

罗永浩当年是新东方的明星老师,他的课受到学生的疯狂追捧,最后因为讲课视频被传到网上而晋升成了一代网红。两位大牛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把讲的内容故事化。

在一些竞争型的提案场合,听众可能要集中听多个方案,很容易产生疲劳或出神听不进去;如何让自己的方案脱颖而出、驱走听众的疲劳和睡意?这时候学会把方案包装一条有主题有起承转合的故事线,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次亲证有效)。

9)提前演练优化

在正式提案之前,提案者需要对PPT的结构和大体内容非常熟练,这样才能在提案过程中游刃有余、全程充满自信。

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快速记住框架也有方法可循,在这里我推荐自己常用的两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性使用:

写在纸上,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是比较流行的方式,如今很多资深的职场人士仍保留在纸上做记录的习惯。用思维导图工具,这是我比较推荐的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协助你快速理清思路,既方便又高效。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有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等。整体方案完整之后,可以当着内部同事的面进行提案演练,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好处:可以把演练当成正式提案场合,找一下感觉和节奏;同事在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提案的时候别人会问到的,所谓未雨绸缪百战不殆;演练过程可能还会发现一些不那么通顺的地方,可以对方案进行再一次的优化。

至此,一份凝聚无数智慧和思考的策划方案正式出炉完稿!

三、策划人的日常积累

策划人输出的是谋略是知识是解决方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保证充分的输入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脑力输出,因此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沉淀对策划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策划人,可以有意识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积累:

1. 好奇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是必备的先决条件

我在很久以前请教过一位做策略出身的广告公司CEO “你认为做策略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什么?”他给我的回答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热情。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成长型思维,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迭代自身的知识体系。

另外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主动自我提升、有意识的学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违反人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来支撑,往往只能是头脑一时发热引发的短暂激情、鸡血过后一切计划都被抛诸脑后,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酱油。

学知识,知识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也是信息输出的基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浏览新闻、刷社交媒体、关注公众号、下载知识APP、逛知识论坛、买在线课程、甚至看短视频看直播等,仅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就有无数种方式来进行学习。

相比二十年前那种知识的极度稀缺、以及巨大的信息鸿沟,如今的知识就好比有人已经把一道道菜端到了面前,你需要做的只是要不要吃和选择哪道菜吃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平台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而看书、线下培训课等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依然非常有价值,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扎实、更加有体系。

2. 涨见识,阅历和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

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最能卖出价钱的产品,往往并不是耗时数月的一次大型传播campaign或一条制作精美的TVC;相比之下可能一个品牌名字、一个企业定位、一句品牌Slogan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往往更加有价值。

有著名的营销广告人曾说过:“别看我输出的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你买到的却是我看过的每一本书、去过的每一个城市、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经历过的每一件事。” 足以说明常年积累而养成的见识,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3. 勤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得出一些出乎寻常的洞察

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重要的事情要大声说三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我们都会碰到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很勤奋很用功,每天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出不了业绩。

这种情况往往跟天赋和智商无关,只要停下急促的脚步自我审视一番,就能揪出原因找到方法;培养出定期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人受益终生。

4. 多交流,跟牛人交流能让你快速成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总结自己前半生的三盏明灯,其中一盏是”扑来的导师”。刚到北京时她在一场广告圈的免费讲座中,浑水摸鱼拿到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湛详国先生的一张名片。

过了一个多月她公司刚好有个项目需要准备提案材料,于是他咬牙给湛详国先生打了电话、并成功把他约在了一家三明治店当面请教怎么做PPT;这次面谈激发了脱不花的求师之心、从此开启了开挂般的职场道路。

当然我们交流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大佬,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处的社交关系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多交流可以不断扩张自身的认知阈值、突破认知茧房。

5. 打实战,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业务体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就是我们上学时期老师常讲的学以致用;知识和实战之间往往存在一条鸿沟,一个知识点知道了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会运用。

营销终究脱离不开商业,因此运用知识的时候如何跟不同业务进行很好的结合,也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大学问,解决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的尴尬境地;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把知识做到内化于心,提升到无招胜有招的最高段位。

作者:老泡

来源:老泡OG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nwcn.com/123533.html。
(0)
运营学社的头像运营学社官方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下午6:47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下午7:35

猜你喜欢

QQ:1124602020
微信:vl54120
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线,周末可能不在线,另外联系时,请告知来意。

公众号
交流群
运营学社会员,开通可享海量资源与多项权益,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