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得先搞懂新媒体这个“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在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头条号,知乎号等等一些内容平台的横空出世,各行各业都开始有意思去通过这些平台去获取免费的客户流量,而通过获取流量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输出内容。
在之前,获取很多人会认为新媒体其实就是写公众号的,毕竟大部分公司都还是只做公众号,所以很多人对于新媒体的定位就是做公众号,公众号的出世也诞生了新媒体的这一岗位。
但其实,个人我觉得不然,如何去理解这个“新”字,我认为新媒体是基于企业业务中,不断的尝试一些新的线上方式和操作去不断的积累客户,为业务做增量。
而这些个方式并不只局限于公众号,比如说社群运营,微信朋友圈,活动策划,再就是一系列的通过内容平台去获取客户。
虽然在目前这一领域有出现过很多的细分岗位,比如说社群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等,但其实在大方向上都还是可以概括为新媒体。
尤其在于一些业务工作划分可能不是很明确的公司里面,对于线上运营并不会去特定分出的很多细分岗位,通常基本也就是统一概称为新媒体运营。
而因为对于运营没有具体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很多时候一个新媒体运营就需要干很多的事情,毕竟有些老板认为只需要跟线上互联网沾点边的事情就是运营的工作,所以这时候的运营,就会像一颗螺丝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运营人常常讽刺自己说“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再回到本题上,新媒体运营工作前景到底怎么样?
首先我可以跟你说的是,每个岗位的出现都是因行业的变化需求所诞生的,有这个岗位就肯定有这个岗位的需求,所以可以确认的是,新媒体运营的前景肯定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去热爱它。
虽然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但也并不是说任何机会都没有,在近两年,通过写优质内容诞生的行业大号也比比皆是,通过不断的输出原创内容,积累粉丝,再通过广告或者产品变现,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不同的是,在公众号红利期的时候,那时候你只需要有创建一个公众号,名字稍微起的牛逼一点,再相对性的写几篇内容分发出去,就会有无数的用户关注。
而现在变化的是,如果你想做公众号内容,找准一个细分领域,不断的输出原创内容,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把这个细分市场的用户给吃透,先把自己的IP影响扩大,同样也能成为该领域的大号。
当然,虽然公众号确实不如之前那么好做,但新媒体能接触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平台,像之前所说,知乎号,头条,短视频平台,B站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去发力的一些平台。
而这些平台与公众号不同的是,公众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容更新之后,它只会推送已关注的粉丝,如果你不去推广你的内容,那么它就只会局限于已关注粉丝的范围,当然如果你的内容足够优质,就能引导粉丝之间互传和分享,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
但像知乎,头条,短视频平台等这些平台,他们是一个公域流量的性质,也就是说,只要平台的流量大,那么对于你的内容曝光范围就会更大。
当然像这些平台,很多都是有各自的推荐机制的,比如说,当你的内容很优质,并且符合这个平台群体的阅读兴趣,那么这时候平台就会把你的内容给推荐分享,让更多的人都能够看到。
简单点说,像这些平台,你内容的阅读量不是根据你的粉丝占比来的,而是会根据你的内容和方向去计算阅读。
像知乎,因为他是一个问答社区,所以有时候回答一篇回答会比发布一篇文章带来的阅读更多,那么在这里,选择一个话题是很关键的一个点,因为话题的热度会决定你的内容的浏览。
但公域平台的粉丝“不完全算是自己的”,毕竟是在别人的平台,而且很多时候你也并不能去直接触达到粉丝。
那么这时候出现了私域的概念,像公众号其实也算是一个私域的平台,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很多做新媒体的不管是去玩哪个公域平台,大部分最终都还是会把这些平台的粉丝给引流到自己的公众号上面,而这些公域平台就变成了去引流和推广的一个矩阵。
那通过这些,其实新媒体运营能去做的事情还是挺多,比如说要写内容,要发现新的流量平台,要摸透平台的规则,要做引流,还有配合业务在流量过来后的变现。
所以说,对于这一岗位它的前景还是有的,不管是你自己做还是在公司上班,它的核心方向还是不会变。
何况除了内容方向,新媒体其实还能做的范围有微信以及社群上面,只说微信+社群,这一岗位方向上目前大部分企业只要开始接触了线上的业务拓展,就会有相对应的岗位招聘,尤其在于教育行业和电商行业。
最后
每一个岗位的出现就必定会有这一块业务的需求,有时候如果想去了解一下岗位的目前市场需求,也可以去各大招聘软件上搜索下,看看这个岗位的招聘需求以及薪资待遇。
对于从业者所需做的应该是不断的成长学习,让自己成为该岗位的所谓“大牛”,而不是一昧的去担心岗位未来的发展,与其有这些心思,还不如去不断的学习精研,成为行业的top选手。